- 出版畫冊
- 限量禮品
- 黃鷗波
- 桃城散人 林玉山98回顧展
- 馮大中
- 于右任
- 焦秉貞
- 乾隆
- 吳湖帆
- 郭柏川
- 楚戈
- 陳庭詩
- 黃昭雄
- 李轂摩
- 何懷碩
- 唐雲
- 程十髮
- 趙雲壑
- 黃玉成
- 侯翠杏
- 洪通
- 張照
- 章炳麟
- 朱繡
- 陸鳴謙
- 劉松年
- 薛平南
- 乃木希典
- 菊池契月
- 郭東榮
- 沈國仁
- 高村光雲
- 戴質卿
- 陳方
- 秦松畫集
- 趙無極
- 朱雨香
- 祁連
- 黃秋月
- 劉依聞
- 簡錫圭
- 華卿
- 伊勢若冲
- 趙望雲
- 王個簃
- 百年華人繪畫 臺灣之光 近現代西畫美術名家精選集
- 李育
- 王素
- 程庭鷺
- 姚士粦
- 大藝術家
- 吳梅嶺
- 嘉邑故鄉 林玉山110紀念展
- A BrIef History of Art in Taiwan
- 郭軔 八十春 油畫精品展
- 陳澄晴
- 長流美術館61週年紀念選
- 登峰造極:張大千逝世三十週年紀念精選
- 竹田 春信
- 林玉山
- 儒風薰染 黃鷗波藝術紀念展
- 世紀之光 近現代華人西畫名家精選集
- 宋石
- 馬白水
- 金農
- 沈葆楨
- 傅抱石
- 潘思同
- 劉其偉
- 李元佳
- 蕭進興
- 朱屺瞻
- 何海霞
- 張仃
- 崔子范
- 鄭乃珖
- 郭軔
- 王壯為
- 李錫奇
- 郭尚先
- 陳含光
- 吳歷
- 無款
- 趙麟
- 杜忠誥
- 犬養毅
- 五島耕畝
- 龎均
- 謝孝德
- 帖佐美行
- 李苦禪
- 繆谷瑛
- 傳奇女傑 潘玉良特展
- 張立平-遊情寫意 個展專輯
- 胡若思
- 簡世哲
- 陳昭宏
- 陳兆聖
- 杜詠樵
- 葉漢卿
- 堂本印象
- 郭沫若
- 劉旦宅
- 戈荃
- 朱鶴年
- 吳穀祥
- 羅復堪
- 蒲華
- 藝術專題研究
- 千景萬象-胡宏述現代油墨創作展
- 台灣光華雜誌 第四七卷第十一期
- 呂蒙畫集
- 黃進龍畫集
- 金城
- 長流美術館62週年紀念選
- 生態.時尚.消費-作品展
- 朱耷(八大山人)
- 劉國松
- 盧雲生
- 張大千
- 王農
- 藍蔭鼎
- 虛谷
- 陸潤庠
- 江明賢
- 余本
- 范洪甲
- 汪汝同
- 曾后希
- 白丰中
- 吳詠香
- 姜筠
- 沈柔堅
- 錢松喦
- 賴傳鑑
- 謝宗安
- 陳璽仁
- 陳奕禧
- 鄭貽林
- 沈宗騫
- 閔貞
- 董源
- 張炳煌
- 福井江亭
- 橋本關雪
- 陳景容
- 陳陽春
- 黃土水
- 胡郯卿
- 朱嘉
- 李公麟揭缽圖卷探究
- 張立平油畫作品選
- 仲芬
- 陳俊光
- 趙紅斌
- 陳英偉
- 翁崇彬
- 謝琯樵
- 沈銓
- 沙孟海
- 林曦明
- 唐澄
- 張之萬
- 翟繼昌
- 黃均
- 俞樾
- 李叔同
- 回首:解構經典-薛松作品集
- 嫋嫋 清音 陳敬輝
- 心香境遠 傅狷夫的創作與傳承
- 王高賓畫集II 1994~2009
- 宋美齡
- 駒井源琦
- 朱慕蘭
- 陳賢
- 畫壇巨擘 林玉山逝世十周年紀念專輯
- 陳進
- 廖繼春
- 狩野探幽
- 朱銘
- 朱耷
- 康有為
- 李義弘
- 趙獸
- 徐藍松
- 登峰造極 張大千逝世三十週年紀念精選
- 井松嶺
- 潘天壽
- 吳平
- 丁衍庸
- 徐志文
- 李振明
- 朱坤章
- 彭醇士
- 侯金水
- 陳璚
- 上官惠
- 周用
- 項文彥
- 李嵩
- 李燕生
- 野口小蘋
- 福田平八郎
- 楊興生
- 秦立生
- 薩爾瓦多‧達利
- 陸儼少
- 馬晉
- 玉石
- 樸體素顏-蔡榮祐陶藝作品集
- 張聿光
- 鐘俊雄
- 朝倫.巴特爾
- 朱為白
- 陳美惠
- 蔡雪溪
- 川合玉堂
- 林散之
- 謝稚柳
- 清翫雅集會員舊藏
- 倪田
- 蕭俊賢
- 趙起
- 余紹宋
- 陳瑞庚
- 陳景容選集
- 日盛 雨後 木下靜涯
- 雲水雙絕 傅狷夫書畫作品集
- 台灣名家美術100 陶瓷 蔡榮祐
- 弘濤
- 臺灣畫達人 黃鷗波論文集
- 長流古玉 珍品集
- SPEY珍稀收藏紀念版
- 許深州
- 台灣的女性日本畫家 生誕100年紀念 陳進展
- 齊白石
- 吉村孝敬
- 楊三郎
- 任熊
- 孫文
- 楊善深
- 倪貽德
- 徐寶琳
- 陳少梅
- 王雪濤
- 劉墉
- 周澄
- 啟功
- 亞明
- 劉平衡
- 沈哲哉
- 卜乃夫
- 伍德淳
- 黃元治
- 朱之蕃
- 周凱
- 黃慎
- 王冕
- 林隆達
- 島田墨仙
- 山口蓬春
- 丁紹光
- 陳景亮
- 熊秉明
- 程璋
- 渡海三家 張大千/溥心畬/黃君璧彩墨精華特展
- 陳德旺
- 台灣現代陶藝-廣達燒 蔡榮祐陶藝近作展
- 孫正和
- 郭淑莉
- 陳主明
- 王春香
- 藍榮賢
- 柴原雪
- 酒井抱一
- 趙樸初
- 吳衍慈
- 傅增湘
- 張賜寧
- 吳徵
- 王賢
- 圓山真
- 武中齊
- 黃鷗波 詩畫交融
- 黃鷗波八十回顧展
- 蕭進興作品集
- 凃克
- 書.香.茶.花:兩岸文物精品展
- 書畫集
- 春望.遠航.秦松
- 竹田春信
- 臺灣之光 近現代西畫美術名家精選集
- 郭雪湖
- 徐悲鴻
- 李庚
- 秦松
- 查士標
- 吳作人
- 鄭善禧
- 方君璧
- 張義雄
- 余承堯
- 高行健
- 謝之光
- 俞致貞
- 顧麟士
- 戚維義
- 王藍
- 謝里法
- 李葉霜
- 唐士
- 黃道周
- 允禧
- 林子奐
- 黃璧
- 李昇
- 岡田半江
- 橫山大觀
- 酒井三良
- 顧重光
- 莊喆
- 楊英風
- 天祥
- 陳子和
- 陳春德
- 郭東榮79長流回顧展
- 草割孟
- 郭掌從
- 蕭勤
- 李元亨
- 施並錫
- 林葆家
- 狩野 芳崖
- 楊延文
- 胡公壽
- 張蹇
- 江寒汀
- 鄭午昌
- 楊沂孫
- 石雲潤
- 席德芳
- 溥儒(溥心畬)
- 未嘯已風生:林玉山的繪畫藝術
- 中西美術之橋 于兆漪八十畫藝回顧
- 國寶沉浮錄 故宮散佚書畫見聞考略
- 長流美術館50週年紀念選
- 張大千九十紀念展書畫集
- 池曾植
- #日本大家
- 陳敬輝
- 池上秀畝
- 張萬傳
- 華三川
- 袁金塔
- 奚岡
- 吳冠中
- 千古傳奇 張大千藝術展作品集
- 吳大羽
- 蔣瑞坑
- 陳丹誠
- 高劍僧
- 黃才松
- 俞劍華
- 諸聞韻
- 潘絜茲
- 陳定山
- 黃志超
- 王靜芝
- 黃㺱
- 楊草仙
- 尤求
- 邵彌
- 楊妹子
- 黃筌
- 荻生徂徠
- 中村不折
- 川端玉章
- 賴威嚴
- 蔣蓉
- 向京
- 溥佺
- 葉公超
- 陳夏雨
- 蕭瀚人物畫集
- 耿雄
- 簡志雄
- 鄭瓊娟
- 林惺嶽
- 王守英
- 余塘
- 田世光
- 劉君禮
- 陳佩秋
- 王禮
- 俞明
- 趙之琛
- 錢振鍠
- 梁啟超
- 孫思敬
- 臺灣美術全集 第19卷 黃土水
- 林玉山畫集
- 蔡榮祐 現代陶藝廣達燒 陶藝近作展
- 秘殿珠林 石渠寶笈 續編秘殿珠林
- 長流美術館51週年紀念選
- 千古傳奇:張大千藝術展作品集
- 李澤安
- #台日交流前輩畫家
- 陳慧坤
- 立石鐵臣
- 歐豪年
- 台灣當代巨匠書畫展
- 趙少昂
- 惲壽平
- 林風眠
- 百年華人繪畫
- 關紫蘭
- 張啟華
- 季康
- 高一峰
- 劉延濤
- 陳衡恪
- 林鍇
- 張大壯
- 邵幼軒
- 黃銘昌
- 丁治磐
- 方孝孺
- 鄧石如
- 方大猷
- 曹肯穀
- 楊晉
- 韓幹
- 一蕙齋芳幾
- 竹內栖鳳
- 渡邊省亭
- 毛岱宗
- 陳佐導
- 賴哲祥
- 熊松泉
- 不朽傳奇 陳永森105歲誕辰紀念展
- 李梅樹
- 蕭瀚畫展專集
- 蔡銑
- 趙宗冠
- 許敏雄
- 徐孝游
- 張朝凱
- 謝曦
- 漸江(弘仁)
- 專家講畫
- 來楚生
- 郭麐
- 王澤
- 釋真然
- 溥伒
- 魯迅
- 林清霓
- 千扇之美
- 宇宙心印 劉國松七十回顧展
- 謝棟樑雕塑大觀
- 凃克油畫集
- 長流美術館52週年紀念選
- 徐渭
- 周桂珍
- #石井光次郎舊藏
- 台展三少年 陳進 林玉山 郭雪湖
- 陳永森
- 豪氣萬千 歐豪年八十水墨特展
- 江兆申
- 閻振瀛
- 趙之謙
- 常玉
- 顏水龍
- 龐薰琹
- 楊啟東
- 呂蒙
- 李霞
- 陳子莊
- 陳瑞康
- 陳朝寶
- 李重重
- 周以鴻
- 吳炫三
- 汪中
- 伊秉綬
- 鄭簠
- 方薰
- 范坦
- 蔣廷錫
- 姚綬
- 圓山應舉
- 荒木十畝
- 安田靭彥
- 張立平
- 孫超
- 謝棟樑
- 仲山
- 近代十大名家書畫選
- 張木養
- 郭東榮 79長流回顧展專輯
- 王再添
- 潘朝森
- 蕭薇琪
- 李足新
- 王悅之
- 蕭如松
- 王一亭
- 灣之光 近現代西畫美術名家精選集
- 趙叔孺
- 姜漁
- 陳邦直
- 王師子
- 張培敦
- 胡也佛
- 劉太希
- 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 胡念祖
- 清妍 鶴苑 陳永森
- 中道 常新 謝棟樑
- 秦立生畫集
- 長流美術館53週年紀念選
- 紀念大千居士九四誕辰 張大千回顧展
- 周定芳
- #近現代中國名家
- 未嘯已風生 林玉山的繪畫藝術
- 結城素明
- 豪墨長流 歐豪年書畫集粹
- 李奇茂
- 華夏精粹 唐宋元明清書畫大展
- 龔賢
- 常書鴻
- 李可染
- 陳抱一
- 陳承潘
- 黃賓虹
- 喻仲林
- 徐操
- 賀天健
- 李蕭錕
- 賴添雲
- 王修功
- 曾茂煌
- 王軼猛
- 成親王(愛新覺羅永瑆)
- 錢坫
- 王原祁
- 徐賁
- 諸昇
- 文徵明
- 谷文晁
- 下村觀山
- Robert Cleminson
- 柯適中
- 宋龍飛
- 拉米
- 錢慧安
- 高奇峰
- 本位.對應.李錫奇
- 長流藝聞
- 陶文岳
- 游守中
- 陳瑞福
- 陳韋辰
- 長流美術館5週年館慶特展 從人體的律動穿透藝術 正視人體之美
- 蒲添生
- 與謝蕪村
- 回顧與前瞻 石牛老牧 胡念祖創作歷程
- 楊之光
- 張敔
- 張熊
- 鄭孝胥
- 蕭愻
- 王震 吳昌碩題
- 李瑶屏
- 長流美術館5週年館慶特展:從人體的律動穿透藝術 正視人體之美
- 張萬傳 台灣美術全集25
- 樸石 林淵原創作品集
- 甄溟
- 長流美術館54週年紀念選
- 百年華人繪畫繼往開來 長流四十週年紀念專輯
- 馮彩霞
- #浮世繪
- 呂汝濤
- 矢澤弦月
- 葉子揚
- 胡念祖
- 李公麟
- 石川欽一郎
- 劉海粟
- 陳銀輝
- 唐一禾
- 吳棟材
- 陳雋甫
- 于彭
- 吳子深
- 黃秋園
- 應野平
- 葉淺予
- 游曉昊
- 司徒立
- 吳敬恆
- 呂世宜
- 鮑俊
- 王振鵬
- 馬荃
- 鄧濤
- 任伯年
- 立原任
- 松林桂月
- 佚名
- 胡宏述
- 李茂宗
- 蕭一
- 顧伯達
- 高劍父
- 周昌新
- 臺灣畫達人 黃鷗波論文集、書畫集
- 陳逸飛
- 陳錦芳
- 許賓香
- 俞慎固
- 古瓷情新玩意 名家彩瓷展
- 後藤新平
- 傅小石
- 老牧新耕 胡念祖教授八七創作展專輯
- 關山月
- 錢伯垌
- 史周
- 邵章
- 畢簡
- 沈曾植
- 朱之哲
- 奇巧縱橫 兩岸四地畫家畫兩岸
- 台灣光華雜誌 「樹」說島嶼 第四十八卷第五期
- 龎均的藝術
- 林天瑞
- 長流美術館55週年紀念選
- 品畫錄
- 小室翠雲
- #清初四僧
- 陳錦添
- 劉耕谷
- 章思統
- 郎靜山
- 沈周
- 李石樵
- 潘玉良
- 陳植棋
- 周真太
- 蔡蔭棠
- 陳樹人
- 陳文希
- 丁雄泉
- 傅申
- 黃光男
- 黎雄才
- 王惠民
- 梁奕焚
- 王愷和
- 汪定執
- 謝蘭生
- 王紱
- 馬遠
- 黎簡
- 石虎
- 渡邊華山
- 池大雅
- 葉火城
- 林文強
- 蔡榮祐
- 林淵
- 顧澐
- 鍾馗
- 大師筆下的福爾摩沙-周昌新台灣環島創作重彩油畫集
- 臺灣美術全集34-黃鷗波
- 賴毅
- 章恆欽
- 林憲茂
- 徐鳴
- 陳師曾
- 鏑木清方
- 宋文治
- 胡念祖畫集
- 林墉
- 劉德六
- 錢大昕
- 吳滔
- 董誥
- 馮超然
- 顧洛
- 畫意 集錦 郎靜山
- 李青萍油畫集
- 2008兩岸油畫交流大展
- 有fu藝術
- 長流美術館56週年紀念選
- 邵晶坤
- 百穗
- 盛元芳
- 呂鐵州
- 清氣逸揚 溥心畬逝世五十週年紀念專輯
- 三尾吳石
- 黃君璧
- 唐寅
- 李仲生
- 顏文樑
- 張自正
- 烏叔養
- 姚慶章
- 傅狷夫
- 陳牧雨
- 范伯洪
- 湯滌
- 陳大羽
- 陶一清
- 趙國宗
- 林崇漢
- 朱玖瑩
- 倪元璐
- 吳觀岱
- 王翬
- 高簡
- 錢杜
- 聶鷗
- 瀧和亭
- 木村武山
- 劉啟祥
- 簡昌達
- 連寶猜
- 葉醉白
- 近代百家書畫名蹟集粹
- 佛像
- 龐均走過58年藝術生涯
- 五千年巔峰 中國近現代彩墨名家精選
- 何肇衢
- 陳香伶
- 陸承石
- 陳孟澤
- 陳半丁
- 池田桂仙
- 魏紫熙
- 八十創作大展畫集 石牛老牧 念祖 胡心原
- 張書旂
- 沙馥
- 徐鉽
- 張問陶
- 林紓
- 吳澂
- 高逸鴻
- 台灣綠水畫會第第三十屆會員暨第十屆 綠水賞 2020
- 台灣美術全集39 劉耕谷
- 吳昌碩作品選
- 國寶名跡3D遊記
- 長流美術館57週年紀念選
- 張伯超
- 橋本雅邦
- 朱毅勇
- 木下靜涯
- 溥儒書畫集
- 孫家勤
- 蘇峰男
- 仇英
- 李澤藩
- 關良
- 李青萍
- 方昭然
- 王攀元
- 黃冑
- 石魯
- 程芥子
- 董壽平
- 白雪石
- 汪亞塵
- 張炳南
- 林一瑜
- 臺靜農
- 孫星衍
- 汪洵
- 王鑑
- 張中
- 戴本孝
- 何家英
- 鐵齋
- 平福百穗
- 陳清汾
- 韋啟義
- 林振龍
- 李普同
- 王震
- 虎
- 毛岱宗 愛我家園個展專輯
- 百年華人繪畫 西畫專冊
- 廖本生
- 黃進龍
- 許自貴
- 溫慶昇
- 梅蘭芳
- 西鄉南州
- 朱德群
- 曹容
- 方人定
- 陸恢
- 瞿應紹
- 顧若波
- 吳華源
- 沈覺初
- 齊子茹
- 藝術收藏+設計雜誌
- 張義雄八十回顧展
- 畫境.行旅 海峽兩岸油畫藝術聯展
- 陸小曼
- 長流美術館58週年紀念選
- 林欽賢
- 狩野興以
- 林之助
- 劉國松的宇宙
- 慈禧太后
- 時間的刻度 臺灣美術戰後五十年作品展
- 董其昌
- 陳澄波
- 繼往開來 長流四十週年紀念專輯
- 衛天霖
- 洪瑞麟
- 趙春翔
- 賴敬程
- 王南雄
- 呂佛庭
- 黃山壽
- 陳其寬
- 黃幻吾
- 詹浮雲
- 林天從
- 于兆漪
- 桂馥
- 馬一浮
- 石谿
- 張宏
- 藍瑛
- 蕭瀚
- 伊藤博文
- 西山翠嶂
- 涂克
- 薛松
- 張繼陶
- 五千年巔峰 中國近現代彩墨名家精選集
- 胡振
- 書鴻印象 常書鴻油畫個展專輯
- 本位.淬鋒.李錫奇—創作歷程50年
- 楊之仁
- 葉繁榮
- 王高賓
- 林金標
- 林進達
- 于非闇
- 富鋼鐵齋
- 劉文西
- 張光賓
- 何香凝
- 張迺耆
- 朱為弼
- 徐宗浩
- 汪梅鼎
- 古民
- 楊仁愷
- 典範移轉:林玉山繪畫藝術特展
- 江山萬里 張大千藝術展
- 閑逸七人油畫聯展
- アフリカに人間を求めて:呉炫三画集
- 長流美術館59週年紀念選
- 韓玉龍
- 狩野探信
- 黃水文
- 劉國松繪畫一甲子
- 涂璨琳
- 孫雲生
- 石濤
- 華夏精粹 唐宋元明清書畫大展 書法
- 吳昌碩
- 呂基正
- 倪蔣懷
- 席德進
- 余偉
- 張穀年
- 沈耀初
- 呂鳳子
- 顧炳星
- 豐子愷
- 張炳堂
- 黃永和
- 邱錫勳
- 翁同龢
- 高邕
- 任薰
- 陳居中
- 蘇漢臣
- 沈尹默
- 山田文厚
- 野田九浦
- Andre Cottavoz
- 曾景文
- 北村西望
- 王康樂
- 錢瘦鐵
- 秦松Chin Sung畫詩書三不絕
- 賴添雲作品集 膠彩.水彩.詩詞
- 許澂白
- 楊永福
- 楊嚴囊
- 邱于欣
- 王俊棠
- 朱偁
- 伊東深水
- 王西京
- 釋星雲
- 黃磊生
- 吳熙載
- 邵松年
- 陳銑
- 張廷濟
- 品畫論
- 薛慧山
- 繪寫自然神韻 林玉山的創作與傳承
- 典藏古美術 256
- 越界創新 李錫奇的繪畫世界
- 謝峰生
- 長流美術館60週年紀念選
- 長流美術館50週年紀念
- 歌川 國盛
- 黃 珊珊
- 2235874316
- 朱 復元
- abemattingley
- admincse-online
- aiaikri
- ainq49zk
- alfonzoparker1792
- 陳 美璊
- annietu26
- 長流客服
- artsrv
- 雅婷 李
- 吳 成第
- caseylowery1836
- cch.allen
- 吳 志強
- celine0366
- 歐陽 濬
- conwaychang
- ddm.mandy
- dorris LEE
- drgeneric
- ed
- evayau49
- filomenapauley3192
- fjur84h
- freudenrausch
- 張 郡芳
- genphcy
- georginaskelton6071
- 羅 秀珍
- 林 翰飛
- harleygreenwell
- 謝 靜恒
- hchienkai
- icttan
- ilya80
- in.rice917
- 謝 銀華
- jane
- jasonxxliu
- jessica5867
- 周 文婷
- kammymei
- kevinklchen
- kueichenliang
- latesha.breton
- 汤 楷宸
- 李 俐洋
- 廖 天駿
- 李 儀湘
- lr486242
- 詹 麗惠
- martin_tk_yang
- 陳 芳津
- 張 禕宸
- 李 儀湘
- niklassandes
- pamela_bowles
- 楊 智萍
- penny.artone
- pifen.yang
- 周 尚毅
- rex.t.s.kuo
- roze
- serenitepei
- smddnssmdd
- suichen
- tarahsettles7
- tejuichang
- tsm5512
- valeraa34r
- 陳 譓如
- 王 堯弘
- 余 慧宜
- Featured
查看購物車 “長流美術館5週年館慶特展:從人體的律動穿透藝術 正視人體之美” 已加入您的購物車
張大千(1899-1983)自畫像
張大千(1899-1983)蘭芳蝶舞/溥儒(溥心畬)(1896-1963)群羊圖
張大千(1899-1983)隸書 書不誦、人本位七言聯
吳昌碩(1844-1927)花果六聯屏風
吳昌碩(1844-1927)篆文六聯屏
金農(1687-1763)花果圖冊十二開
金農(1687-1763);花果圖冊十二開
水墨紙本 22.5x17cmx12
資料:《華夏精粹 唐宋元明清 書畫大展》,長流美術館,2011年2月,p.207。
釋文:
(一)紫藤
空亭老籐一千尺,入門蜂子鬧聲添。纔過穀雨好晴色,高格出屋枝連簷。春風披猖花爛漫,香氣直透鄰家簾。當年亭中老居士,芳時招客情所欣。昔遊已逐仙夢斷,但有遺墨留霜縑。郎君愛此等嘉樹,廿年杯酒重還拈。語久飛英堕朵朵,坐來弱蔓搖襜襜。疑天女下雲際,華光氤冥垂飛襳。瓏瓏欲映間新葉,青女弭節遲朱顏。歡場況是害馬少,拇陣更數潛蚪兼。席中不飲莫如我,看客傾盡知無嫌。更誦淮海藤陰句,感舊滿襟清淚沾。吳尺鳬齋中有紫藤花一本,高與簷齊,枝幹古茂,每花放時,同人咸集飲酒賦詩。此即舊句。
(二)牡丹
城南看花誰作羣,好事競造丁隱君。城東看花寂寥耳,相持獨有吳居士,新花破萼初滿叢,忽覺浩浩揚天風。國色仙姿動平碧,魏紫姚黃亞淺紅,提携町疃羨驥子,出沒葭薍多漁翁。過橋人似六鷁退,沽酒人傳三雅空,風光如此肯虛擲,閉戶先先真可惜。澆花擬向卞公村,彈絲亦就周家柏,淵明子皙兩達人,天地寧非百年客。有足愛踏三家村,有裾不入七貴門,模糊落日望未已,遙山渲出胭脂痕。今朝風起花前扇,莫使遲來花似霰,好將健句當青旛,日日花前一相見。乍晴時節舊房櫳,尋徧交枝曲徑中,燕識簾空全不語,花知人去故藏紅。天香消夢真憐汝,國色燈昏故惱公,為怕易看還易落,休將春事怨東風。
(三)蒲桃僧眼青蘋婆佛
北果品最繁,堆盤媚南客。蒲桃僧眼青,蘋婆佛唇赤。棗皺樸滿筐,栗小剖盈石。此皆待霜露,急切未盡釋。船過下油坊,燕齊接咫尺。沙村樹累累,梨熟號秋白。斜陽射林黃,登岸觀小摘。幽禽啄易損,芒蝎穿不惜。數錢致連顆,入手雙復隻。香清先破鼻,膚脆待冰嗌。老夫苦肺氣,得此潤關鬲。篙師利販鬻,色裏動千百。區區飣坐湏,大吏禁橫索。一笑聊朵頤,無勞懷遠核。是物幽燕貴,雕盤獨薦新。芳華存梵央,蔽芾補風詩。楚楫名空得,唐梯摘易為。乍隨籠壓騎,還想雨低枝。澹白腮輕柰,勻紅頰肖梨。靈根吳客少,俊味細娘知。齒冰臨邛渴,香迷下蔡疑。枕函聞逆鼻,瑤席墮支頤。偏地誰工寫,傾筐肯見遺。玉窗清夢裏,好好寄相思。
(四)山竽白菜
高皇初定江南日,採石磯頭功第一。橫行十萬常將軍,帶礪河山永無失。滄桑抱節有賢孫,鍾阜清秋入淚痕。飄零大樹不復存,顦悴故侯安足論。中山同志深閨婦,曲折天真移舊繡。誰知偕隱灌園人,俱為異姓分茅後。幾稜荒畦非賜田,晚崧早韮資塞泉。可憐一紙鋤奸疏,卻裏長街賣菜錢。歸來偃仰臥衡宇,猶勝貂蟬輿皁伍。鳳鳴園裏思迷花,雞聲廟前狐嘯雨。漫向金陵吊夕曛,百年寂寂但孤墳。溪邊上發東風菜,一任空原野火焚。開平王孫種菜歌序。常延齡,字喬若,號蒼父。開平王遇春十二世孫,官封懷遠侯,有賢行,嘗上書劾馬、阮。鼎革後,與夫人徐氏(中山上公之愛女)種菜于金陵湖墅,其裔孫執桓,請名手繪圖,并索同人屬和焉,此即予之拙句。
(五)雞冠花
曩客都中,在慎郡王邸第,主人雅愛賓客,且性嗜書畫,凡有技能之,皆客諸幕中。一日,會都中名士及幕府眾客,飲酒賦詩,適有進草夲秋色花十餘種,內有鷄冠花三四夲,大如斗,色如碧玉,眾咸賞異,云此種出是外國,惜難蕃植中原之土,不相宜耳。
(六)含英蓄艷
含英蓄艷。擬趙王孫紈扇夲,于南湖之吟香艸廬。二十六郎畫并記。
(七)櫻桃石榴南瓜冬筍
儒生守環堵,封侯徒所羨。云何几席閒,伊州眼中見。伊州近燉煌,瓜美不容選。年年職貢餘,賜岀馺娑殿。形長狐得藏,氣冷蠅早遣。阿誰轉相遺,及此賁文讌。漠家通西域,聲教被月底。要知六師征,詎獨為瓜戰。衰年安儉腹,登壠荷鉏倦。差傳人日種,適市取刀便。并携驚削實,甘嚼潭月片。珍物匪分宜,躊躇不敢讌。野菜含酥綠玉凝,江鄉風味最先稱。新絲花外雨初過,戴勝聲中英已長。竹塢連年燒筍客,石泉珍重試茶僧。清甘并欲題三絕,轑釜朝來思不勝。秋香新載海門船,分得兜羅別樣緜。却稱客窗清夢後,偏宜書向晚風前。悠揚突過千花氣,受用惟憑一指禪。我正迷方煩導引,湏漫應有舊因緣。三月春風老,鄉園未報書。平安問修竹,甘脆憶家蔬。雨綠盈山市,泥香送佛廬。清饞有如此,血味願教除。擬八大山人小幀于昔耶之室。
(八)荔枝佛手黄蘿蔔柿
嶺南產荔枝,其種甚多,美惡不一,增城縣出掛絡荔相。何仙姑在世時,其村中有大荔樹數夲,高一二丈,而枝根繁茂,垂蔭數畝。偶于荔未成熟,昔適遭大風雨,荔皆墮地,何氏心憫之,因以絲繩繫之,掛于枝上,及荔熟色紺碧,味甜脆鮮美,異于別種,今尚存半株,鄉人珍之。又有水晶球、妃子笑、碧玉團、映霞紅、染指香等名,皆佳品也。市中尋常所賣者,名墨葉,味澀口乾,頗損齒,劣品耳。又海南出黃蘿葡,味甘,其色姣嫩,可廖火疾,并產佛手柑,最大每箇約三四十兩,甚香,土人以蜜漬而食。
(九)香傳異域
香傳異域。西域有優曇花,其色似丹砂,其香甚清妙,葉如美人蕉,結實如豆,土人有食之者云:其味如蓮實,亦異卉也。
(十)金絲桃野菊
余家藏宋人畫一小幅,大不盈尺,上寫金絲桃一夲,旁綴零星野花,古趣溢于縑素之外,此即摹仿其意。
(十一)百瓣菊
剪供寒花霜露餘,琴牀茟格共森踈。徑松荒後為屏隱,山杞持歸伴水居。影画銘心燈耿耿,夢香養鼻蝶蘧蘧。幽人服食宜清苦,留得風標一起余。子有東田屋,西風幾度來。看雲穿石徑,緣水到城隈。紫蟹依方釣,黃花為客開。醉醒無不可,肯學俗喧豗。天公惜重九,昨雨今朝暉。出郭有成約,小築傍禪扉。蘭若一彈指,密林山四圍。刁調無罷風,將作焜黃飛。撫時共清歡,几榻含幽微。慨然想陶公,妙画尤依稀。如詩枯而腴,空令相者肥。采菊取一危,願為公白衣。
(十二)寒香清韵
古來畫梅誰最好,僧中獨數花光老。華光衣缽付何人,石門釋子得其真。曾聞花光能畫影,墨暈含苞偏耐冷。石門画梅兼画月,看去朧朧月如潑。画月之外東画烟,烟籠玉質難為傳。斜枝一抹忽中斷,似倚孤山向晚船。留在南屏定幾時,君今幸得收藏之。寫作春風十分態,好似西泛瘦阿師。箇是浪子無聲詩,姑射仙人鍊玉砂。丹光晴貫洞中霞,無端夜半東風起,吹作泛南第一花。老梅愈老愈精神,水店山樓若有人。清到十分塞滿把,始知明月是前身。野梅如棘滿江津,別有風光不受春。画畢自看還自惜,問花到底贈何人。驛路梅花影倒垂,離情別緒繫相思。故人近日全踈我,折一枝兒寄與誰。梅花瘦得影如無,多謝山僧分一株。此刻閉門忙不了,酸香嚥罷數花鬚。漫天風雪正交加,三徑泥融酒懶賒。閒殺老夫無箇事,炙開冰硯画梅花。東家滿座管絃鬧,西舍終朝車馬喧。只有老夫貪午睡,梅花開後不開門。擬陳白沙先輩寒香清韵圖大意,于江上草盧,時在乾隆庚辰之夏四月上旬也。稽留山民金農畫。
水墨紙本 22.5x17cmx12
資料:《華夏精粹 唐宋元明清 書畫大展》,長流美術館,2011年2月,p.207。
釋文:
(一)紫藤
空亭老籐一千尺,入門蜂子鬧聲添。纔過穀雨好晴色,高格出屋枝連簷。春風披猖花爛漫,香氣直透鄰家簾。當年亭中老居士,芳時招客情所欣。昔遊已逐仙夢斷,但有遺墨留霜縑。郎君愛此等嘉樹,廿年杯酒重還拈。語久飛英堕朵朵,坐來弱蔓搖襜襜。疑天女下雲際,華光氤冥垂飛襳。瓏瓏欲映間新葉,青女弭節遲朱顏。歡場況是害馬少,拇陣更數潛蚪兼。席中不飲莫如我,看客傾盡知無嫌。更誦淮海藤陰句,感舊滿襟清淚沾。吳尺鳬齋中有紫藤花一本,高與簷齊,枝幹古茂,每花放時,同人咸集飲酒賦詩。此即舊句。
(二)牡丹
城南看花誰作羣,好事競造丁隱君。城東看花寂寥耳,相持獨有吳居士,新花破萼初滿叢,忽覺浩浩揚天風。國色仙姿動平碧,魏紫姚黃亞淺紅,提携町疃羨驥子,出沒葭薍多漁翁。過橋人似六鷁退,沽酒人傳三雅空,風光如此肯虛擲,閉戶先先真可惜。澆花擬向卞公村,彈絲亦就周家柏,淵明子皙兩達人,天地寧非百年客。有足愛踏三家村,有裾不入七貴門,模糊落日望未已,遙山渲出胭脂痕。今朝風起花前扇,莫使遲來花似霰,好將健句當青旛,日日花前一相見。乍晴時節舊房櫳,尋徧交枝曲徑中,燕識簾空全不語,花知人去故藏紅。天香消夢真憐汝,國色燈昏故惱公,為怕易看還易落,休將春事怨東風。
(三)蒲桃僧眼青蘋婆佛
北果品最繁,堆盤媚南客。蒲桃僧眼青,蘋婆佛唇赤。棗皺樸滿筐,栗小剖盈石。此皆待霜露,急切未盡釋。船過下油坊,燕齊接咫尺。沙村樹累累,梨熟號秋白。斜陽射林黃,登岸觀小摘。幽禽啄易損,芒蝎穿不惜。數錢致連顆,入手雙復隻。香清先破鼻,膚脆待冰嗌。老夫苦肺氣,得此潤關鬲。篙師利販鬻,色裏動千百。區區飣坐湏,大吏禁橫索。一笑聊朵頤,無勞懷遠核。是物幽燕貴,雕盤獨薦新。芳華存梵央,蔽芾補風詩。楚楫名空得,唐梯摘易為。乍隨籠壓騎,還想雨低枝。澹白腮輕柰,勻紅頰肖梨。靈根吳客少,俊味細娘知。齒冰臨邛渴,香迷下蔡疑。枕函聞逆鼻,瑤席墮支頤。偏地誰工寫,傾筐肯見遺。玉窗清夢裏,好好寄相思。
(四)山竽白菜
高皇初定江南日,採石磯頭功第一。橫行十萬常將軍,帶礪河山永無失。滄桑抱節有賢孫,鍾阜清秋入淚痕。飄零大樹不復存,顦悴故侯安足論。中山同志深閨婦,曲折天真移舊繡。誰知偕隱灌園人,俱為異姓分茅後。幾稜荒畦非賜田,晚崧早韮資塞泉。可憐一紙鋤奸疏,卻裏長街賣菜錢。歸來偃仰臥衡宇,猶勝貂蟬輿皁伍。鳳鳴園裏思迷花,雞聲廟前狐嘯雨。漫向金陵吊夕曛,百年寂寂但孤墳。溪邊上發東風菜,一任空原野火焚。開平王孫種菜歌序。常延齡,字喬若,號蒼父。開平王遇春十二世孫,官封懷遠侯,有賢行,嘗上書劾馬、阮。鼎革後,與夫人徐氏(中山上公之愛女)種菜于金陵湖墅,其裔孫執桓,請名手繪圖,并索同人屬和焉,此即予之拙句。
(五)雞冠花
曩客都中,在慎郡王邸第,主人雅愛賓客,且性嗜書畫,凡有技能之,皆客諸幕中。一日,會都中名士及幕府眾客,飲酒賦詩,適有進草夲秋色花十餘種,內有鷄冠花三四夲,大如斗,色如碧玉,眾咸賞異,云此種出是外國,惜難蕃植中原之土,不相宜耳。
(六)含英蓄艷
含英蓄艷。擬趙王孫紈扇夲,于南湖之吟香艸廬。二十六郎畫并記。
(七)櫻桃石榴南瓜冬筍
儒生守環堵,封侯徒所羨。云何几席閒,伊州眼中見。伊州近燉煌,瓜美不容選。年年職貢餘,賜岀馺娑殿。形長狐得藏,氣冷蠅早遣。阿誰轉相遺,及此賁文讌。漠家通西域,聲教被月底。要知六師征,詎獨為瓜戰。衰年安儉腹,登壠荷鉏倦。差傳人日種,適市取刀便。并携驚削實,甘嚼潭月片。珍物匪分宜,躊躇不敢讌。野菜含酥綠玉凝,江鄉風味最先稱。新絲花外雨初過,戴勝聲中英已長。竹塢連年燒筍客,石泉珍重試茶僧。清甘并欲題三絕,轑釜朝來思不勝。秋香新載海門船,分得兜羅別樣緜。却稱客窗清夢後,偏宜書向晚風前。悠揚突過千花氣,受用惟憑一指禪。我正迷方煩導引,湏漫應有舊因緣。三月春風老,鄉園未報書。平安問修竹,甘脆憶家蔬。雨綠盈山市,泥香送佛廬。清饞有如此,血味願教除。擬八大山人小幀于昔耶之室。
(八)荔枝佛手黄蘿蔔柿
嶺南產荔枝,其種甚多,美惡不一,增城縣出掛絡荔相。何仙姑在世時,其村中有大荔樹數夲,高一二丈,而枝根繁茂,垂蔭數畝。偶于荔未成熟,昔適遭大風雨,荔皆墮地,何氏心憫之,因以絲繩繫之,掛于枝上,及荔熟色紺碧,味甜脆鮮美,異于別種,今尚存半株,鄉人珍之。又有水晶球、妃子笑、碧玉團、映霞紅、染指香等名,皆佳品也。市中尋常所賣者,名墨葉,味澀口乾,頗損齒,劣品耳。又海南出黃蘿葡,味甘,其色姣嫩,可廖火疾,并產佛手柑,最大每箇約三四十兩,甚香,土人以蜜漬而食。
(九)香傳異域
香傳異域。西域有優曇花,其色似丹砂,其香甚清妙,葉如美人蕉,結實如豆,土人有食之者云:其味如蓮實,亦異卉也。
(十)金絲桃野菊
余家藏宋人畫一小幅,大不盈尺,上寫金絲桃一夲,旁綴零星野花,古趣溢于縑素之外,此即摹仿其意。
(十一)百瓣菊
剪供寒花霜露餘,琴牀茟格共森踈。徑松荒後為屏隱,山杞持歸伴水居。影画銘心燈耿耿,夢香養鼻蝶蘧蘧。幽人服食宜清苦,留得風標一起余。子有東田屋,西風幾度來。看雲穿石徑,緣水到城隈。紫蟹依方釣,黃花為客開。醉醒無不可,肯學俗喧豗。天公惜重九,昨雨今朝暉。出郭有成約,小築傍禪扉。蘭若一彈指,密林山四圍。刁調無罷風,將作焜黃飛。撫時共清歡,几榻含幽微。慨然想陶公,妙画尤依稀。如詩枯而腴,空令相者肥。采菊取一危,願為公白衣。
(十二)寒香清韵
古來畫梅誰最好,僧中獨數花光老。華光衣缽付何人,石門釋子得其真。曾聞花光能畫影,墨暈含苞偏耐冷。石門画梅兼画月,看去朧朧月如潑。画月之外東画烟,烟籠玉質難為傳。斜枝一抹忽中斷,似倚孤山向晚船。留在南屏定幾時,君今幸得收藏之。寫作春風十分態,好似西泛瘦阿師。箇是浪子無聲詩,姑射仙人鍊玉砂。丹光晴貫洞中霞,無端夜半東風起,吹作泛南第一花。老梅愈老愈精神,水店山樓若有人。清到十分塞滿把,始知明月是前身。野梅如棘滿江津,別有風光不受春。画畢自看還自惜,問花到底贈何人。驛路梅花影倒垂,離情別緒繫相思。故人近日全踈我,折一枝兒寄與誰。梅花瘦得影如無,多謝山僧分一株。此刻閉門忙不了,酸香嚥罷數花鬚。漫天風雪正交加,三徑泥融酒懶賒。閒殺老夫無箇事,炙開冰硯画梅花。東家滿座管絃鬧,西舍終朝車馬喧。只有老夫貪午睡,梅花開後不開門。擬陳白沙先輩寒香清韵圖大意,于江上草盧,時在乾隆庚辰之夏四月上旬也。稽留山民金農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