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1899-1983)

張大千本名張正權,後改名張援、張諠、張爰,小名季,字季爰,法號大千,別署大千居士、下里港人、齋名大風堂、大風起兮,出生於四川內江,祖籍廣東番禺。1899年生於四川省內江縣。1905年由長姊啟蒙課讀。1907年隨長姊從母習畫,以單線白描花卉走...

Continue reading

溥儒(溥心畬)(1896-1963)

光緒皇帝賜名溥儒,初字仲衡,改字心畬,又自號「西山逸士」。生於中國北京。1896年7月25日生於北京恭王府,為恭親王弈訢(1833-1898)之次孫,光緒帝賜名儒。1901年開始讀書,由啟蒙老師陳應榮先生教讀《論語》《孟子》。1905年曾随...

Continue reading

黃君璧(1898-1991)

黃君璧1898年生於廣州市。先人世代經商,父親仰荀公經商之餘,平日更喜愛欣賞收藏古玩字畫,這對君翁一生影響至大。 幼承庭訓,聰穎過人,年少時就讀於家中的私館。1914年矢志繪事,書法兼貫中西。1919年畢業於廣東公學,喜觀賞、收藏字畫,17...

Continue reading

傅狷夫(1910-2007)

傅狷夫本名抱青,又名唯一。字覺翁,號心香室主。1910生於浙江杭州西湖畔。1926年正式學畫,加入杭州西泠書畫社,隨社長王仁治學習山水七年,山水以清初四王為宗,為傅氏早期山水風貌。除了臨摹王師的畫稿外,狷夫更藉由畫冊臨習古今作品,奠定深厚的...

Continue reading

于右任(1879-1964)

于右任原名伯循,字誘人,爾後以「誘人」諧音「右任」為名;別署髾心、髯翁,晚年自號太平老人,時人多敬稱其為于老。1879年生於陝西。7歲入私塾,17歲于右任中秀才,23歲中舉人。1904年因刊印《半哭半笑樓詩草》譏諷時政,被三原縣令德銳和陝甘...

Continue reading

李叔同(弘一法師)(1880-1942)

釋弘一,原名李叔同,譜名文濤,幼名成蹊,學名廣侯,字息霜,別號漱筒,出家後法名演音,號弘一,晚號晚晴老人,是出身天津的畫家、音樂家、劇作家、書法家、篆刻家、詩人、藝術教育家、漢傳佛教(南山律宗)僧侶。1880年10月23日出生於直隸省天津道...

Continue reading

齊白石(1864-1957)

齊白石原名齊純芝,字渭清,祖父取號蘭亭,老師取名齊璜,字瀕生,別號寄萍老人、白石山人。生於中國湖南省。1865年多病。母親和祖母為此燒香求神。1866年病癒,祖父始教識字。1870年開始從外祖父周雨若讀書。白石天資聰穎,在私塾讀《論語》、《...

Continue reading

傅抱石(1904-1965)

傅抱石原名長生,學名瑞麟,字慶遠,號抱石齋主人。生於中國江西省。1910年進南昌新喻會館私塾附讀,也即免費旁聽。1911年仍讀私塾,並開始摸索自己刻印。1912年得《康熙字典》一部,學刻印更勤,已能刻白文篆書。1915年去瓷器店當學徒。仍堅...

Continue reading

吳昌碩(1844-1927)

吳昌碩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碩,一字蒼碩、蒼石、倉石、昌石,別號缶廬、苦鐵、大聾等。1844年出生于浙江省安吉縣鄣吳村(當時隸屬孝豐縣)。1865年是年中秀才。1869年赴杭州,就學于詁經精舍,從名儒俞樾習小學及辭章。本年編成《朴巢印存》。...

Continue reading

黃賓虹(1864-1955)

黃賓虹本名懋質,又取名元吉,又因諱十世祖元吉名,改名質,字樸存。用別號甚多,以賓虹為最。祖籍安徽歙縣西鄉潭渡村,生於浙江金華。1864年生於中國浙江金華城西之鐵嶺頭街。1869年自六歲從師就讀後,開始仿效作畫。在父親和蒙師影響下,從小喜愛繪...

Continue reading

常玉(1895-1966)

常玉本名常幼書。四川省順慶(現南充市)人。1895年出生於四川順慶府南充縣的富商家庭。1910年即與趙熙習畫。1919年赴日時在東京展出其書法作品,而獲當地雜誌刊載推薦。在五四運動掀起的熱潮下,由大哥常廷傑全額資助。1920年轉赴法國留學,...

Continue reading

潘玉良(1899-1977)

潘玉良原名張世秀,字玉良。與潘贊化結婚後改姓潘。 前往法國之後開始使用「潘玉良」(Pan Yu Lin)這個名字。 祖籍江蘇鎮江,生於揚州。1895年6月14日生於江蘇揚州。1909年傳聞稱,潘玉良被舅舅賣進青樓。據蘇雪林回憶,當年前往法國...

Continue reading

吳冠中(1919-2010)

吳冠中1919年8月29日,生於江蘇省宜興閘口鄉北渠村。父吳爌北,務農兼鄉村小學教員。1926年就讀吳氏小學,並常觀村裡的一名畫家繆祖堯作畫。1932年小學畢業,考入省立無錫師範學校。1934年完成三年師範初中,改而投考浙江大學代辦的省立高...

Continue reading

趙無極(1920-2013)

趙無極生於北京,父親趙漢生是銀行家。10歲時(約1931年),族中的一位叔叔,從巴黎帶回很多明信片,有許多西方的油畫,趙尤愛其中米勒的《天使》,他從此便喜歡畫畫,也獲得父親與長輩的認同。1937年爆發抗日戰爭,為避免戰禍,杭州藝專師生不斷往...

Continue reading

徐悲鴻(1895-1953)

徐悲鴻,1895年七月十九日生於太湖之濱的江蘇省宜興縣屺亭橋鎮。父徐達章是當地著名畫家,精詩書篆刻。1901年開始隨父讀書習字,便想學畫,父親不許。他便悄悄描畫屋畔河邊的雞鴨犬,自得其樂。1904年讀完《四 書》、《詩》、《書》、《易》、《...

Continue reading

李可染(1907-1989)

李可染原名李永順,齋號師牛堂,1907年出生於徐州的一個農民家庭。1920年13歲那年,便從師當地畫家錢食芝學習八大山人的山水畫畫法。1923年考入上海美專師范科,1929年考入蔡元培開辦的杭州國立藝術專科學院。此時他接觸了油畫,又受林風眠...

Continue reading

林風眠(1900-1991)

林風眠原名林鳳鳴,廣東梅州梅江區人。1900年生於廣東省梅縣西陽堡白宮鎮閣公嶺村。取名紹勤,讀蒙館時取學名為鳳鳴。留學法國後自名風鳴、蜂鳴、風眠。1904年5歲入蒙館,並開始臨摹《芥子園畫譜》。1914年高級小學肄業,越級考入省立梅州中學,...

Continue reading

劉海粟(1896-1994)

劉海粟原名劉槃,字季芳,號海翁,室名藝海堂、存天閣,江蘇武進(今屬常州市)人,中國書畫家,藝術教育家。專長國畫、油畫、書法、詩詞。劉海粟與顏文樑、林風眠和徐悲鴻並稱「四大校長」。宣統元年(1909年)赴上海,入周湘背景畫傳習所學習西洋畫。1...

Continue reading

梅蘭芳(1894-1961)

梅蘭芳名瀾,又名鶴鳴,小名裙子、群子,字畹華,別署綴玉軒主人,中國近代京劇表演藝術家,祖籍江蘇泰州,1894年生於北京,工旦行,因其精湛演技和愛國情懷而舉世聞名,為京劇「四大名旦」之首,梅蘭芳也得到中共領導人賞識,毛澤東甚至稱呼他為「梅老闆...

Continue reading

陳半丁(1876-1970)

陳半丁名年,字靜山,號半丁,常用齋號有飲雪廬、敬洗堂、五畝之園等,中國近現代畫家,北京畫院創始人之一,與陳師曾並稱「二陳」。他的作品結合了海派和京派的畫風,形成了小寫意的「陳派」風格。1876年出生於清朝浙江紹興柯橋鎮的一個中醫家庭,年幼父...

Continue reading

鄭善禧(B.1932)

1932年生於福建省漳州府龍溪縣石碼鎮。父親鄭良琳為商人,喜好收藏古董、陶瓷,且寫得一手好字,鄭善禧自幼臨摹父親的書法。後來父親請畫師為他們父子畫畫,開啟了童蒙時期鄭善禧的繪畫意識。其後鄭善禧就讀西湖小學,接觸到豐子愷的漫畫、各種的民間工藝...

Continue reading

陳師曾(1876-1923)

陳師曾名衡恪,字師曾,以字行,號槐堂,又號朽道人,江西省南昌府義寧州(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1876年出生於湖南省鳳凰縣,中國畫畫家,陳三立長子,陳寅恪長兄。梁啓超稱他為「現代美術界具有藝術天才、高人格、不朽價值的第一人」。陳師曾自幼學...

Continue reading

陳進(1907-1998)

陳進又名陳進子,常以陳氏進署名。1907年生於日治時期臺灣新竹,為日本時代以及戰後臺灣著名的畫家,也是臺灣女子學畫的第一人。1922年陳進進入臺灣公立臺北女子高等普通學校(今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就讀,接受美術教師鄉原古統於繪畫上的啟蒙...

Continue reading

錢松喦(1899-1985)

錢松喦又名松巖、松喦,四十年代曾用名喦廬主人。1899年生於江蘇省宜興縣楊巷鎮湖墅村。八歲隨父學習詩、文、書、畫,十五歲開始寫生。1918年考入無錫江蘇省立第三師範學校,受胡汀鷺影響,鑽研石濤、石溪、唐寅、沈周畫藝,並接觸西畫技法。錢松喦便...

Continue reading

廖繼春(1902-1976)

廖繼春於1902年生於臺中豐原附近農耕家庭,自幼父母雙亡,由大哥扶養長大。1918年廖繼春受過師範基礎教育(臺北國語學校)後,1919年在新公園第一次看到油畫後開始往美術領域發展。1922年任教於豐原公學校。1924年赴日本就讀東京美術學校...

Continue reading

龎均(B.1936)

龎均1936年8月8日出生於上海。父親龎薰琹早年赴法學習油畫,歸國後與倪貽德組織現代美術團體「決瀾社」,畢生致力於工藝美術教育;母親丘堤才華橫溢,曾負笈東京進修油畫,伉儷二人皆是馳名中國現代藝壇的油畫家。1949年考入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

Continue reading

陳慧坤(1907-2011)

陳慧坤字上苑,生於臺中。1922年考取臺中州立臺中第一中等學校(今臺中市立臺中第一高級中等學校)。1928年考取東京美術學(今東京藝術大學)圖畫師範科。1934年任臺中商業學校(今國立臺中科技學院)兼任教師。1947年受聘省立臺灣師範學院(...

Continue reading

劉國松(B.1932)

劉國松1932年4月26日生於安徽蚌埠,祖籍山東青州。1938年父親於抗日戰爭中陣亡。與母親流亡於湖北、陝西、四川、湖南、江西等地。1945年進入中華大學附屬中學就讀,在前往學校的路途會經過一條名為胭脂路的街道,街道上有兩間裱畫店,在於對畫...

Continue reading

黃鷗波(1917-2003)

黃鷗波本名黃寬和,生於嘉義。1937年赴日就讀川端畫學校。1946年《秋色》一作獲第一屆全省美展特選。曾創青雲畫會、長流畫會與綠水畫會,為臺灣美術運動的推動者之一。1948年《世外桃源》獲十二屆臺陽美術展第一名金牌獎。1949年《地下錢莊》...

Continue reading

陳永森(1913-1997)

陳永森生於臺南。1927年就讀臺南私立長老教會中學,師從廖繼春(1902-1976)。1932年参加臺展,以《清妍》入選第六屆臺展。1935年以《清澄》入選第九屆臺展。1938年畢業於日本美術學校。1940年以《山の鳥屋》參加第三屆府展獲特...

Continue reading

林玉山(1907-2004)

林玉山小名金水,後更名英貴,號雲樵子、諸羅山人、桃城散人,生於嘉義。1922年隨伊坂旭江(1879-1952)學習四君子畫。1926年赴日,入東京川端畫學校(已停辦)西洋畫科。1927年以《大南門》和《水牛》入選臺灣美術覽會(臺展),與陳進...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