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第 25 至 36 項結果,共 50 項

楊善深(1913-2004)行書五言聯

楊善深(1913-2004);行書五言聯
水墨紙本 174.5x42.8cmx2

楊善深(1913-2004)獅

楊善深(1913-2004);獅
水墨紙本 1962年作 53.4x78.8cm

楊善深(1913-2004)行草五言聯

楊善深(1913-2004);行草五言聯 水墨紙本 1987年作 136x33.5cmx2 上款人〡長流美術館館長 黃承志
藝覽窗前——長流揀選佳構(2025展期11月04日—12月07日)

筆墨因緣四十載——我與楊善深老師的翰墨情誼

➤➤【口述:長流美術館館長 黃承志】 我與楊善深老師的情誼,始於對其藝術的深深共鳴,那些年,只要他有新作面世,我總是第一時間登門拜賞,每次必定傾心收藏二十餘幅,我們的交往,不僅在於收藏,更在於藝術上的相知。 丙寅補題:四十年前的工筆《游魚》 1986年(丙寅年),我帶著一幅早年從楊老師弟子處得到的《游魚》作前去請他鑑定,這是一幅他1940年代的工筆精品,當初未及題款,楊老師一見此畫,頓時朗聲大笑,憶起這確是他年輕時的作品,欣然提筆補題:「此作是為四十年前舊作,承志兄攜以相示,並下題誌之,丙寅,善深。」並鈐上印章,為這幅遺珠完成了最後的認證。 此時的楊善深,已屆七十九歲高齡,早已是嶺南畫派公認的泰斗,與趙少昂、關山月、黎雄才並稱「嶺南四大家」,藝術地位崇高。這幅《游魚》是他早期少見的工筆力作,畫中鱖魚昂首欲躍,逐逗水面的桃花,水波輕漾,蘆葦斜逸,以極細膩的筆觸捕捉了水中生命的靈動一瞬,他早期對自然形態的深刻觀察與傳統功力,在此作中一覽無遺。 丁寅贈聯:筆墨中的風雷之氣 隔年,也就是1987年(丁卯年),我再度前往拜訪,那次,楊老師特意拿出一幅《行草五言聯》贈予我,並說這是他非常滿意的作品,上款題「承志吾兄留念」,令我十分感動。 這幅對聯筆墨濃稠渾厚,氣勢磅礡,右聯書「乙地月留隱」,左聯書「文章起風雷」,當時他已八十歲,人書俱老,其書法融合了繪畫的破筆與皴法,結構開闊,字裡行間充滿呼吸的韻律與風雷激盪之勢,這不僅是他書藝的巔峰體現,更是他文人風骨與豪邁氣魄的寫照。 情誼與藝術的見證 回想這兩次經歷,從丙寅年為舊作《漁》補題,到丁卯年贈我《行草五言聯》,不僅見證了我與楊老師的深厚情誼,也恰恰展現了他藝術生命的兩個面向:一是早期工筆的嚴謹與靈動,二是晚年書法的磅礡與渾融;這兩幅作品,一如清洌的流水,一如奔騰的風雷,共同構成了楊善深先生完整而偉大的藝術世界,也成為我與他之間最珍貴的翰墨因緣。

楊善深(1913-2004)草書六言聯

楊善深(1913-2004);草書六言聯
水墨紙本 1986年作 137x34cmx2
資料:黃承志上款

楊善深(1913-2004)草書五言聯

楊善深(1913-2004);草書五言聯
水墨紙本 1987年作 137x34cmx2
資料:黃承志上款

楊善深(1913-2004)草書橫幅

楊善深(1913-2004);草書橫幅
水墨紙本 36x116cm
資料:黃承志上款

楊善深(1913-2004)草書 月下夢

楊善深(1913-2004);草書 月下夢
水墨紙本 47.5x176cm

楊善深(1913-2004)情深意篤

楊善深(1913-2004);情深意篤
設色紙本 67x49cm

楊善深(1913-2004)鴉啼竹間

楊善深(1913-2004);鴉啼竹間
設色紙本 69x46cm

楊善深(1913-2004)夏之聲

楊善深(1913-2004);夏之聲
水墨紙本 1998年作 20.5x60.5cm

楊善深(1913-2004)望歸

楊善深(1913-2004);望歸
設色紙本 1985年作 94x44.2cm

楊善深(1913-2004)海芋飄香

楊善深(1913-2004);海芋飄香
設色紙本 65.2x33.3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