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第 217 至 228 項結果,共 232 項

溥儒(溥心畬)(1896-1963)楷書 浮海賦

溥儒(溥心畬)(1896-1963);楷書 浮海賦
水墨蠟箋 1955年作 135x67cmx4

溥儒(溥心畬)(1896-1963)福祿壽喜

溥儒(溥心畬)(1896-1963);福祿壽喜
設色紙本 37.5x10cmx4

溥儒(溥心畬)(1896-1963)白描羅漢觀音

溥儒(溥心畬)(1896-1963);白描羅漢觀音
水墨紙本 10x53.5cm

溥儒(溥心畬)(1896-1963)/溥靖秋(近現代)藤花翠柳藍地賞瓶

溥儒(溥心畬)(1896-1963)/溥靖秋(近現代);藤花翠柳藍地賞瓶
設色紙本 1945年作 88x33cm

溥儒(溥心畬)(1896-1963)摹敦煌莫高窟唐人菩薩像一對

溥儒(溥心畬)(1896-1963);摹敦煌莫高窟唐人菩薩像一對
硃砂絹本 198x95cmx2

溥儒(1896-1963)莫高窟唐人菩薩像

溥儒(1896-1963);莫高窟唐人菩薩像
設色紙本 129x65cm
上款人:月笙先生

張大千(1899-1983)/溥儒(1896-1963)大富貴

張大千(1899-1983)/溥儒(1896-1963);大富貴
設色紙本 1947年作 129x65cm
上款人:遐庵先生

溥儒(1896-1963)楷書《一元復始》

溥儒(1896-1963);楷書《一元復始》 設色紙本 1954年作 68x52cm 上款人:中本紡織公司
藝覽窗前——長流揀選佳構(2025展期11月04日—12月07日)
藝術價值與獨特性 溥儒《一元復始》二十四節氣八卦圖,以三重圓環結構融書法、哲理、曆法與易學於一體,構圖嚴謹而意境深遠,畫面中央為其自創的「一元復始」合體字,筆勢渾穆、氣象內斂,象徵宇宙初啟、陰陽未分的太初之境;中層環列二十四節氣,以「春、夏、秋、冬」四字為綱,每季統領六氣,展現四時流轉、萬物生息的天地節律;外層繪八卦方位,並以朱紅線相連,喻示陰陽交感、能量周流的宇宙動態。 此作形制於溥儒作品中極為罕見,內容上更是首度將易理、節氣、卦象與書法四重體系有機融合,全圖從「道心」出發,貫穿「時序」循環,終以「卦理」成形,既是《易經》宇宙觀的圖像詮釋,亦為「天人合一」哲思的視覺曼陀羅,展現出超越傳統書畫範疇的精神維度,其嚴密的曆法對應、層疊的哲理結構與凝煉的筆墨韻致,共同成就「以書證道、以畫觀理」的獨特價值。 尤為珍貴的是,此圖原為日曆牌首頁的實用設計,卻承載深厚文化底蘊,成為商業與藝術融合的典範,全幅不僅為藝術珍品,更於文化史與思想層面具不可取代的意義,堪稱溥儒融會傳統與創新的心法極致。 上款淵源與歷史見證 此圖作於甲午年(1954),為中本紡織公司特聘溥儒設計之日曆牌首頁。上款「中本紡織公司」創立於1949年,為戰後臺灣毛紡產業的領導企業,兼具資金、技術與規模優勢,對臺灣早期工業化與經濟發展影響深遠。 1952年,政府為照顧渡海來臺的溥儒,特別安排其出任中本紡織公司董事,此舉不僅反映溥儒在當時文化界的崇高地位,也象徵政經與藝術界的密切互動。本幅上款即為這段特殊歷史的具體見證——在時代交會之中,溥儒以一幅兼具哲理、書藝與象數之作,留下了藝術與時代精神交融的永恆印記。

溥儒(1896-1963)楷書《蝶繞龜浮》

溥儒(1896-1963);楷書《蝶繞龜浮》
水墨灑金紙本墨彩折枝花卉 1953年作 32x4.5cmx2
上款人:詠香女弟

溥儒(1896-1963)西遊護法圖

溥儒(1896-1963);西遊護法圖
設色絹本 26x16cmx2
上款人:良雨世兄

溥儒(1896-1963)楷書《癭柏瓊瑤》

溥儒(1896-1963);楷書《癭柏瓊瑤》
水墨紙本 1960年作 138x35cmx2

溥儒(1896-1963)《四時生肖譜》二十四開冊

溥儒(1896-1963);《四時生肖譜》二十四開冊
設色紙本 1955年作 16x22cmx24
上款人:小泉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