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
張大千 月迷桃源 | 專家講畫 蔡介騰
1940年的作品〈月迷桃源〉,是張大千以詞意的情境創作,以山水畫境表現,這詞是宋代秦觀所寫的〈踏莎行〉,因故被貶官離開京城,而在再多次貶官後,有了不如歸去的想法,詞中自問「郴(ㄅㄧㄣ)江幸自 繞郴山,為誰流下 瀟湘去?」苦悶憂傷的心情難以排解,或許只能尋找自己理想的桃花源。這件作品採平遠的構圖,溪流與群山環繞清楚的描繪。山石用赭石設色,山的重心偏重於左側,但是因為這一闕詞句較長,款文佔據較多的畫面空間,雖然巧妙安排避免干擾到遠山,但書寫過於緊密也造成些許影響。不過題款的詞句,對於這件畫有其重要性,透過詞句的閱讀,才能真正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意境。
另一面是題寫行書,在佈局上嚴謹的分佈,因應扇面行距不一的情況,長短呼應的行氣安排,使整體感達到完美。內容的部分則是由宋代白玉蟾的〈題栖鳳亭〉「亭前綠玉密成叢,鳳宿枝頭煙雨空。簫管一聲人未寢,滿林明月浸清風。」及明代唐寅題畫詩〈蘆鴈〉「萬里隨陽出塞長,空江菰米綻秋香。蘆花月白啼更罷,啄盡寒汀一夜霜。」
摹本與自運~論敦煌壁畫對張大千繪畫風格的陶染︱大藝術家 評介撰文:劉芳如
張大千誕生於四川內江,逝世於臺北的國畫大師張大千(1899-1983),畢生足跡遍歷海內外,其間不斷地師古開今,作品質量精彩且風格多元,絕對稱得上是現代藝壇中的「百變巨匠」。五十歲以前,張大千展現最大氣魄的壯舉,莫過於民國卅至卅二年(1941-1943)的「敦煌之行」了。歷時兩年七個月的潛心臨摹,他率領門生和青海喇嘛畫師共同完成了將近三百件敦煌壁畫摹本,自此,他的畫風擺脫早年學習文人畫時期的溫婉格調,轉趨於瑰麗雄奇、氣象恢弘,同時亦兼融有裝飾藝術的美感。
目前張大千敦煌摹本的典藏重鎮,莫過於臺北的國立故宮博物院和成都的四川博物院。另外,長流美術館也收藏了十二件摹本,於私人美術館中相當難得。本影片遴選其中數件,略為之介,並探析摹本與其自運作品之間的交集,援以理解敦煌藝術對張大千畫風中年轉型的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