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山 雙虎 | 專家講畫 劉芳如
這幅〈雙虎〉是林玉山(1907-2004)五十九歲(1965年)的作品,縱58公分,橫77.5公分,是紙本設色畫。畫中,兩頭猛虎迎著強風,穿梭在濃密的草叢中,穩步前行。右下角自題:「桃城人玉山作」,旁鈐一印:「玉山」,是由日本篆刻家鹽谷壽石(1894-1962)所刻。
在近現代美術界當中,喜歡畫老虎的大陸畫家,有出身四川,張大千的二哥張善子(1882-1940),和廣東嶺南派的高劍父(1879-1951)、胡藻斌(1897-1942)等人,台灣畫壇,則以林玉山最負盛名,足以與前舉幾位畫家並轡馳騁而不惶多讓。林玉山畫虎,主要得力於勤快寫生。雖然年少時期,曾學習過一些清代畫家所畫的老虎,但他總覺得這些虎畫,跟看馬戲團表演時,親眼所見的老虎,並不完全相似。
後來到東京留學,前往上野動物園實地寫生老虎,才真正掌握到老虎動靜之間的細節。中年以後,他多次到美國、日本旅遊,並舉行畫展,依舊經常利用空檔,前往當地的動物園,即席速寫,留下了許多鉛筆畫稿,當作正式創作的依據。
雖然林玉山曾經謙稱:「我的個性比較保守,比較缺乏衝力。」但是每每欣賞林玉山筆下的老虎,總會感覺牠們格外地神采奕奕,不怒而威。即使像〈雙虎〉這樣,屬於較為柔和、溫潤的風格,然而畫中老虎機敏的身形動作,和炯炯的目光,再加上背景風吹草偃,淋漓快意的線條,依然彰顯出老虎特有的習性與筆飛墨舞的韻味!
壬寅年談畫虎 | 藝術專題研究 林柏亭
回顧關於畫虎的歷史:依據考古的發現到了漢代才有較多的相關資料,如畫像磚或其他器物的紋飾。可推知當時應有一些畫虎之作,如通溝(吉林集安)漢墓壁畫的〈狩獵圖〉,即有獵人追射老虎的畫面,至於畫在紙絹之作,因保存困難而失傳。
早期的畫虎,虎只是畫面中的配角或裝飾圖案,還沒有以畫虎聞名的畫家出現。至唐代有善畫龍馬虎豹的李元嘉、畫虎鬥牛圖的李漸,五代有善畫牛虎的道士厲歸真。以上三人其實是屬於兼擅畫虎,至宋代的趙邈齪才是專擅畫虎名家。趙氏畫虎雖已失傳,從評論可知他處於宋人講究寫生的時代,需用心觀察描繪,追求形神兼具的情境。至宋末,法常(牧谿)則流傳下幾件水墨禪畫的虎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