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山〈養氣〉| 專家講畫 劉芳如
這幅〈養氣〉是林玉山(1907-2004)在1975年的作品,當時他六十九歲。畫面的格局,略近於正方形,縱64公分,橫76公分,是紙本設色畫。此作從近距離特寫一頭雄獅伏臥在地上,獅頭枕著兩隻前腳,正在閉目養神。雄獅的背脊隆起,身軀呈現三角造形,整體結構顯得格外穩重。畫頭頸部的鬃毛,是用濃墨和赭色,快意揮掃,倍感氣勢雄偉。獅子伏臥的地面,則用花青調和淡墨作橫向刷染,與獅子身上的黃赭色,對比明顯,即使沒有畫出周遭背景的細節,還是很能烘托出「百獸之王」不怒而威的氣概。右上方空白處自題:「桃城人玉山作。」旁邊鈐蓋的「林英貴印」,是由日本篆刻家澤谷星橋(1876-1925)所刻。林英貴是林玉山的本名,而「桃城」則是嘉義的舊稱,也是林玉山的出身地,因此在他畫上,經常可以見到這類署款和鈐印,以示不忘故里。
從1951年之後,林玉山長期在師範大學任教,他經常帶領美術系的學生到動物園寫生,指導學生如何透過實際的觀察和描繪,去認識各種動物的肢體結構,和動作、神態。在他的創作理念中,「寫生」是學畫時不可不經過的一關,也是作畫的基礎。所以平常外出,都習慣帶上速寫本,隨時把握觀察和記錄的機會。〈養氣〉雖然是屬於減筆寫意的一格,但從作品中筆墨從容不踰矩度,且能巧妙捕捉雄獅休憩中的神態,還是可以充分領略林玉山重視寫生的繪畫觀。
壬寅年談畫虎 | 藝術專題研究 林柏亭
回顧關於畫虎的歷史:依據考古的發現到了漢代才有較多的相關資料,如畫像磚或其他器物的紋飾。可推知當時應有一些畫虎之作,如通溝(吉林集安)漢墓壁畫的〈狩獵圖〉,即有獵人追射老虎的畫面,至於畫在紙絹之作,因保存困難而失傳。
早期的畫虎,虎只是畫面中的配角或裝飾圖案,還沒有以畫虎聞名的畫家出現。至唐代有善畫龍馬虎豹的李元嘉、畫虎鬥牛圖的李漸,五代有善畫牛虎的道士厲歸真。以上三人其實是屬於兼擅畫虎,至宋代的趙邈齪才是專擅畫虎名家。趙氏畫虎雖已失傳,從評論可知他處於宋人講究寫生的時代,需用心觀察描繪,追求形神兼具的情境。至宋末,法常(牧谿)則流傳下幾件水墨禪畫的虎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