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山 羊兒跪乳圖︱專家講畫 劉芳如
這件〈羊兒跪乳圖〉小品,是林玉山(1907-2004)八十五歲(1991年)的作品,畫幅縱44公分,橫58公分,紙本設色畫。左上方以篆書題寫:「羊兒跪乳圖」旁邊自署:「桃城散人玉山寫於容膝堂」下面鈐蓋一方「林玉山印」,畫幅右下方,另鈐一方壓角章:「玉山八十歲以後之作」。「羔羊跪乳」的辭源,出自於戰國時期的古籍《公羊傳》,由於母羊站立哺乳的時候,小羊羔時常將前腿彎曲,跪地吸乳,因此被古人比喻為孝親的行為。
其實,據生物學家研究,小羊會跪地吸乳,主要是因為體型的關係,當牠的頭部高於母羊的肚子時,跪下來仰頭才比較容易吸到母親的奶水。儘管如此,羊兒跪乳的模樣,還是頻頻被畫家援引為創作素材,並賦予了形象以外的深刻意涵。
林玉山本身生肖屬羊,擅長動物寫生的他,自然不乏此類的作品。1991年適逢羊年,除了這幅〈羊兒跪乳圖〉,同年另有以牧羊為主題的〈歸牧〉,二者都是直接取材自鄉野所見,不僅可以作為年節應景,也充分反映了他晚期喜歡透過寫意之筆來描繪本土風物的藝術觀。〈羊兒跪乳圖〉中,母羊與兩隻小羊的輪廓用筆,十分地簡潔而肯定,羊身上除了填染白粉之外,也用淺赭和叉開的墨線加強立體感的呈現。背景坡石與天空,則以汁綠、花青、赭石和淡墨一層層地加以烘染,益能突顯出羊兒雪白的形體。這種筆簡形具,而又色墨兼備的藝術形式,堪稱是林玉山晚期最具個人特色的畫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