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第 1417 至 1428 項結果,共 1434 項

張大千(1899-1983)行書《向水屋》

張大千(1899-1983);行書《向水屋》
水墨紙本 1943年作 44x103cm
上款人:侶倫先生

于右任(1879-1964)隸楷書《放下》

于右任(1879-1964);隸楷書《放下》
硃砂紙本 82x154cm

于右任(1879-1964)行草書《仁壽》

于右任(1879-1964);行草書《仁壽》
水墨紙本 67x127cm
上款人:辭修先生

溥儒(1896-1963)楷書《蝶繞龜浮》

溥儒(1896-1963);楷書《蝶繞龜浮》 水墨灑金紙本墨彩折枝花卉 1953年作 32x4.5cmx2 上款人:詠香女弟
藝覽窗前——長流揀選佳構(2025展期11月04日—12月07日)

詩書畫三絕的春日贈禮──溥儒楷書《蝶繞龜浮》

筆墨交融的春日詩境 此聯取意自然生機,以「蝶、柳、龜、蓮」等詩意意象構築一幅春日圖景,上聯「蝶繞柳枝飛似絮」,描寫春風拂柳、蝶舞如雪;下聯「龜浮蓮葉狀如錢」,則見池畔蓮葉圓潤、浮龜嬉水,象徵祥瑞與圓滿,整體寓柔與剛、生機與靜謐之對映,構成清雅而富文人氣息的動靜之趣。 書體為溥儒所長的行楷,筆勢挺拔而節奏疏朗;字距間留白精妙,墨色濃淡自然轉化,畫面兼施設色,以沒骨法點染花葉,色彩柔麗而不媚,綠、粉、赭色互映,詩、書、畫三者渾然一體,充分展現溥儒深厚的書畫修養與典雅氣韻,其筆法中可見宋元氣息與明清書風的融會,尤以收放自如的筆勢與溫潤的墨韻,體現他「書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藝術理念。 師徒唱和的雅集歲月 本作上款「詠香女弟」即吳詠香,早年就讀北平藝專,師承溥儒,後與畫家陳隽甫結為伉儷,溥儒素重其才華,曾以「鷗波館」為其齋號,取趙孟頫與管道昇夫婦詩畫同修之典,1950年後,溥儒寓居台北臨沂街,吳氏夫婦亦居近處,師徒情誼更為密切。 據蘇富比拍賣紀錄,癸巳(1953)年夏,溥儒又為陳隽甫、吳詠香題書「小齋臨水,吟詩作畫,有好和之美」,該作於2020年蘇富比拍賣會上成交價為875,000港元,足見市場對其文人題詠書畫的高度重視與收藏價值。此件〈蝶繞柳枝・龜浮蓮葉〉對聯作於同年春,正屬這段往來最頻繁的時期,應為溥儒寄情弟子、雅贈詩友的代表之作,此中情誼與贈聯的文人互賞精神,呈現出戰後初期台灣藝壇中師友唱和的溫厚氛圍。 詩情筆韻的人文映照 此聯不僅是溥儒書畫融合之典範,更映照他在台灣書畫創作中的溫潤情懷與文人風度,詩意、筆意與人情交織,使作品兼具藝術性與時代的溫度,其題材清新、筆墨含蓄,展現文人以自然寄情、以筆墨言志的精神風貌,成為溥儒晚年最具詩意與人情味的書畫佳作之一,也象徵他將傳統詩書畫精神於台灣再現與延續的藝術高度。

溥儒(1896-1963)西遊護法圖

溥儒(1896-1963);西遊護法圖
設色絹本 26x16cmx2
上款人:良雨世兄

張大千(1899-1983)行書《長樂永康》

張大千(1899-1983);行書《長樂永康》
水墨紙本 1973年作 40.5x90.5cm
上款人:紹光大醫師

張大千(1899-1983)行書《一尺落日》

張大千(1899-1983);行書《一尺落日》
水墨紅箋 116x24.5cmx2
上款人:寶璋仁兄

溥儒(1896-1963)楷書《癭柏瓊瑤》

溥儒(1896-1963);楷書《癭柏瓊瑤》
水墨紙本 1960年作 138x35cmx2

于右任(1879-1964)〈有田無樹〉魏碑書法對聯

于右任(1879-1964);〈有田無樹〉魏碑書法對聯 雲龍紋黃蠟箋 170x47cmx2
藝覽窗前——長流揀選佳構(2025展期11月04日—12月07日)
藝術賞析:魏碑風骨與亂世祈願 此聯為于右任早期魏碑書風之代表,筆墨間凝鑄金石氣韻,於抗戰烽火中更顯精神力量,筆畫如刀劈斧鑿,起落收放之間盡顯斬釘截鐵之勢,成為民族堅韌意志的具象化表達,書於雲龍紋黃臘箋上,在物資匱乏的戰爭年代尤顯珍稀,聯文「有田皆種玉,無樹不開花」,以浪漫筆觸勾勒理想盛世的圖景,寄託著對戰亂中國土重建的深切期許,也展現了人們對和平與繁榮的殷切嚮往。 上款解讀:文武精神的時代共鳴 上款人「辭修先生」,即陸軍一級上將、抗日名將陳誠(1898-1965),爾後擔任中華民國副總統。此聯是後方文壇與前方戰場的精神共鳴,其剛正雄渾的書風,既是于右任作為監察院長的身份寫照,亦暗合受贈者作為軍人的鐵血氣質,它見證了二人歷經烽火與時代劇變的共同理想與未竟之憾,承載了一代人在歷史洪流中的悲壯與蒼涼。

溥儒(1896-1963)《四時生肖譜》二十四開冊

溥儒(1896-1963);《四時生肖譜》二十四開冊
設色紙本 1955年作 16x22cmx24
上款人:小泉先生

溥儒(1896-1963)溪山讀書圖

溥儒(1896-1963);溪山讀書圖
設色紙本 170x93cm
上款人:震五先生

張大千(1899-1983)行書《新詩俗學》

張大千(1899-1983);行書《新詩俗學》
水墨紙本墨彩折枝花卉 110x26cm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