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第 157 至 168 項結果,共 233 項

沙馥(1831-1906)梅竹山禽

沙馥(1831-1906);梅竹山禽
設色金箋 1895年作 18x52.5cm
釋文:紫紆仁弟大雅之屬。乙未孟春,沙馥畫於粟庵。
鈐印:(沙)山春

任薰(1835-1893)高士賞花

任薰(1835-1893);高士賞花
設色紙本 1872年作 22x33cm
釋文:同治壬申春仲,阜長任薰寫於吳門。
鈐印:(任)任薰

張迺耆(清)水墨蘭菊

張迺耆(清);水墨蘭菊
水墨紙本 17x52.5cm
釋文:九畹曾無舊日春,卻隨蕭艾混泥塵。秋風冷淡山篱下,祇有黃花是故人。青霞三兄先生雅正,白下壽民張迺耆。
鈐印:(張)耆印、壽民

朱鶴年(1764-1844)載碑圖

朱鶴年(1764-1844);載碑圖
設色紙本 18.5x51cm
釋文:載碑圖。為植之先生清玩,羅浮山民朱鶴年畫於掃垢山房。
鈐印:(朱)鶴年

張之萬(1811-1897)臨書前賢尺牘四種

張之萬(1811-1897);臨書前賢尺牘四種
水墨灑金紙本 16.5x51.5cm
釋文:陰寒,不審太尉所苦何如。承渴已損,深慰馳仰。病妻服藥,要好鹿脯,望惠及數片。文殊贊猶未穫,幸於書麓中細檢也。
嬉,左倚采旄,右蔭桂旗。壤皓腕於神滸兮,採湍瀨之元芝。余情悅其淑美兮,心振蕩而不怡。無良媒以接歡兮,託微波而通辭。
襄啟,數日前遣使持書。棨戟之下,輙邀行舸光臨弊境。未審尊懷如何?惠然一來,殊為佳事。
甲午之日平旦,朱書絳宮玉女右靈飛一旬上符,沐浴入室,向南六拜,叩齒十二通,頓服一旬十符,祝如上法。畢,平坐閉目,思絳宮玉女十真,同服丹錦帔。
漱霞大兄大人雅教,張之萬。
鈐印:(張)張之萬印

王禮(1813-1879)擬呂廷振花鳥

王禮(1813-1879);擬呂廷振花鳥
設色紙本 19x52cm
釋文:檐雨如繩,寓齋閴寂。戲擬錦衣指揮使呂廷振筆,秋言王禮。
鈐印:(王)老秋

張賜寧(1743-1817)水墨荷花

張賜寧(1743-1817);水墨荷花
設色紙本 21x61cm
釋文:賜寧。
鈐印:(張)倉州張賜寧印

王澤(清)九華東崖

王澤(清);九華東崖
設色灑金紙本 1836年作 17x53cm
釋文:此身真似鳥飛來,上上東岩一笑咍。秀色九華俱攬擷,老夫竟不徑天臺。弟壯孫頑興共乘,一枝楊竹撥塵登。雖然石棧天梯上,也賴山中導引僧。石龍厓下境逾清,岌業諸峰望得明。前輩風流猶可想,坡公留有舊題名。厓下有朱竹君先生,為學使時游此題名。道光丙申寫九華東崖並題句似昜農明府鑒之。年弟王澤時年七十有八。
鈐印:(王)王澤

陳邦直(1695-1777)臨蔡襄帖

陳邦直(1695-1777);臨蔡襄帖
水墨紙本 17x49cm
釋文:別已經年,每踈馳問,但極瞻跂之懷。人至承鈞示,窺攬辭意,豈勝感著?夏聞郡事清閑,總適神情,自有高趣,仰羨仰羨。郊燔甫,近天氣變寒,唯眠食愛攝,副此遠想,不具。襄再拜。會郡司門足下。
臨書襄意,止齋老表兄教字,弟邦直。
鈐印:(陳)陳邦直印、方大、綠雨
鑑藏印:(鄧)鄧蒼梧藏、(陶原埏)番禺陶氏珍藏

鄧蒼梧舊藏:
鄧蒼梧(1900-1990),著名20世紀澳門書畫古玩收藏家,齋名傳研樓。鄧先生原為商人,主要在澳門新馬路經營“永大絲綢行”。由於喜愛與欣賞中國古董字畫,後來在絲綢行旁邊創立了一家“永大古董書畫金石文玩”,收藏不同的中國藝術瑰寶。
陶原埏舊藏:
陶原埏(民國),字劍秋,室名龍泉研室,廣東番禹人。民國時期著名收藏家,富書畫收藏。 收藏有《楚江煙雨圖》、《南海康長素書翰卷》等名作。

張熊(1803-1886)寫意花卉

張熊(1803-1886);寫意花卉
設色金箋 1867年作 18x52cm
釋文:平甫仁兄大人清賞。丁卯春日,子祥張熊。
鈐印:(張)子祥

史周(清)秋風雅集圖

史周(清);秋風雅集圖
水墨紙本 1778年作 17x51.5cm
釋文:秋風雅集圖。乾隆戊戌寫於環翠山房,世衡氏。
鈐印:(史)史周之印
鑑藏印:□㞷珍藏

錢大昕(1728-1804)行書困學紀聞一則

錢大昕(1728-1804);行書困學紀聞一則
水墨紙本 15.5x49cm
釋文:端平元年九月,真文忠公除翰林學士,洪舜俞命詞云:迪惟仁祖,有若臣脩。朝京師於甲午之元,拜內相於季秋之月。以歐公比西山用事極切當。澗薌世長兄。錢大昕。
鈐印:(錢)臣大昕、辛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