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第 217 至 228 項結果,共 233 項

石雲潤(清)紫薇紅菊

石雲潤(清);紫薇紅菊
設色金箋 1894年作 52x18cm
釋文:薇院露涼初,媚菊積黛羅,鉊閒趁金波漉,倩影窺簾亭畔宿,調琴試弄溪山曲。甲午九秋橫琴露坐,戲拈小令,並製圖為聲之大兄大人兩正,雲弟潤。
鈐印:(石)壺叟、頑石五十後作

王禮(1813-1879)擬蔣廷錫花鳥

王禮(1813-1879);擬蔣廷錫花鳥
設色紙本 1878年作 18x53.5cm
釋文:子城仁兄大人屬,擬蔣西谷英雄圖。戊寅九秋,蝸寄盦主王禮。
鈐印:(王)秋言

吳熙載(1799-1870)行草五律一首

吳熙載(1799-1870);行草五律一首
水墨灑金紙本 16x51cm
釋文:贈之天馬錦,副以水犀梳。龍沙看秋浪,明月遊東湖。自此每相見,三日以為踈。玉質隨月滿,艷態逐春舒。樊川書思伯謂:我朝風韻者取其中實也。伯元大兄正,熙載。
鈐印:(吳)吳熙載

李育(清)秋林詩思

李育(清);秋林詩思
設色紙本 18x52.5cm
釋文:寫秋林詩思意為乘言大兄先生雅正,梅生李育。
鈐印:(李)李育

沙馥(1831-1906)寫意花卉

沙馥(1831-1906);寫意花卉
設色金箋 1901年作 18.5x52cm
釋文:子卿三兄大人正之,辛卯荷夏,長洲沙馥寫。
鈐印:(沙)山春

大風堂舊藏〈唐宋元明集冊〉

大風堂舊藏〈唐宋元明集冊〉
設色絹本 尺寸不一
(一)韓幹 唐(約706-783)圉人調馬圖 30x38cm
(二)黃筌 五代後蜀(903-965)食魚貓 27.7x37cm
(三)無款 五代後蜀 別院春山圖 21.5x42.3cm
(四)董源 五代南唐(不詳-約962)江亭圖 21.5x39cm
(五)李昇 五代前蜀(889-943)僊山圖 31.5x35cm
(六)李嵩 宋(約1190-約1230)江南春圖 31.3x38.4cm
(七)劉松年 宋(約1131-1218)玉門品茶 24x47cm
(八)無款 宋 宿瘤女圖 31x34cm
(九)無款 宋 春雷起螯圖 29x43cm
(十)無款 宋 朱陳嫁娶圖 26x43.7cm
(十一)無款 宋 魚樂圖 30.5x37cm
(十二)王冕 元(約1310-1359)將母圖 36x38.5cm
(十三)趙麟 元(不詳)茄豆圖 29x40.7cm
(十四)無款 元 三馬圖 31.7x38cm
(十五)無款 明 雙樹筠石 30.5x42cm
(十六)無款 元 多子圖 22.5x39cm
(十七)姚綬 明(1422-1495)山水 29x42cm
(十八)唐寅 明(1470-1524)書法 24x47.5cm
〈唐宋元明集冊〉大風堂著錄(一):大風堂長物記
張大千自書的「大風堂長物記」中,有明確的記載大風堂收藏的名畫,內容包括:作者、品名、和買進價格,共九十餘幅,而本集冊的十八幅皆列名其中,證明確係大風堂藏品。
〈唐宋元明集冊〉大風堂著錄(二):大風堂名蹟第四集
大千1943年自敦煌歸來,12月遷居青城山上清宮,率門人子弟編輯舊藏曆代名畫成《大風堂書畫目》。1955年《大風堂名跡》於日本東京便利堂出版,名跡四集共收入中國古代書畫作品115件,是張大千一生收藏精品古畫的四本結集。也是一份中國古代書畫流失海外或回歸祖國的歷史見證,而本集冊的〈黃筌食魚貓〉即列名其中,更形寶貴難得。
資料:《大千璀璨錄》,大道美術叢書,p.61。《大風堂長物記》,張大千,1971年7月,p.12-13。《大風堂名蹟第四集》,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8年12月,p.5。《華夏精粹 唐宋元明清書畫大展》,長流美術館,2011年2月,p.18-39。《繼往開來 長流四十週年紀念專輯》,長流美術館,2013年3月,p.58。《張大千:長流美術館50週年紀念選》,藝術家出版社/長流美術館,2024年1月,p.248-255。

橋本雅邦(1835-1908)林和靖

橋本雅邦(1835-1908);林和靖
水墨紙本 111.6x46cm

酒井抱一(1761-1829)大原女

酒井抱一(1761-1829);大原女
設色紙本 101.7x30.8cm

狩野探信(1653-1718)白鷺鴛鴦圖一對

狩野探信(1653-1718);白鷺鴛鴦圖一對
設色絹本 115x43.5cmx2

朱耷(八大山人)(1626-1705) 荷花水鳥

朱耷(八大山人)(1626-1705);荷花水鳥
水墨紙本 107x53.5cm

石濤(1642-1707) 山水

石濤(1642-1707);山水
設色紙本 1684年作 116x41cm

狩野興以(不詳-1636)花鳥人物三屏

狩野興以(不詳-1636);花鳥人物三屏
設色紙本 99x44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