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兆銘(1883-1944);〈只知有國〉書法條幅
設色金絹 1935年作 163x54cm
藝覽窗前——長流揀選佳構(2025展期11月04日—12月07日)
藝術賞析:行草筆墨中的慷慨與糾結
此作以行草體書就,筆法流暢勁健,在轉折處兼具方折勁力與圓轉牽絲,體現了書寫者嫻熟的技巧,然而,細觀可見頓挫與飛白,暴露了筆力遒勁之外的一絲掙紮與緊繃,彷彿是書寫者內心世界的無意識流露,字的結體修長挺拔,風骨嶙峋,恰如汪兆銘本人留給世人的文人政治家形象。
上款解讀:充滿矛盾的歷史證物
上款人「雨山長尾甲」(1864-1942),為日本近代著名漢學家與書法研究者,號「雨山」,一生潛心研習中國經史與碑帖書法,並與中日書畫名家往來密切,是推動兩國藝術文化交流的重要學者與收藏家之一。當汪兆銘以極富表現力的行草書寫「只知有國,不知有身」時,這不僅是一句政治宣示,更像是一種對自身抉擇的強烈辯白與心理構築,在烽火連天的 1940 年代,他將此作贈予日本漢學家「雨山長尾甲先生」,此舉在歷史的審視下顯得格外蒼白,也更加凸顯其時代處境的複雜與矛盾。這幅作品,既是那個撕裂年代的特殊印記,也見證了個人氣節與民族大義之間的深層糾葛,成為歷史與書法交織下無可迴避的沉重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