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畫短片 陳永森〈四季〉 2023 年 1 月 13 日 Posted by Chanliu 08 6 月 長流寶笈〈四季〉品畫論 評介撰文 /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名譽教授.美術史家 蕭瓊瑞 陳永森〈四季〉臺北長流美術館藏 Close 陳永森(1913-1997)農村 陳永森(1913-1997);農村油彩畫布 32x40cm資料:《世紀之光 近現代華人西畫名家精選集》,長流美術館,2011年9月,p.300。《不朽傳奇 陳永森105歲誕辰紀念展》,長流美術館,2018年10月,p.100。 查看內容 Quick view Close 陳永森(1913-1997)彩霞暮色 陳永森(1913-1997);彩霞暮色膠彩絹本 44x50cm資料:《臺灣之光 近現代西畫美術名家精選集》,長流美術館,2011年12月,p.320。《不朽傳奇 陳永森105歲誕辰紀念展》,長流美術館,2018年10月,p.45。 查看內容 Quick view Close 陳永森(1913-1997)花果 陳永森(1913-1997);花果膠彩絹本 52x58cm題識:永森。鈐印:陳永森資料:《臺灣之光 近現代西畫美術名家精選集》,長流美術館,2011年12月,p.317。《百年華人繪畫 彩墨專冊》,長流美術館,2016年6月,p.227。《不朽傳奇 陳永森105歲誕辰紀念展》,長流美術館,2018年10月,p.57。 查看內容 Quick view Close 陳永森(1913-1997)花 陳永森(1913-1997);花膠彩絹本 41x50cm資料:《臺灣之光 近現代西畫美術名家精選集》,長流美術館,2011年12月,p.318。《時間的刻度 臺灣美術戰後五十年作品展》,長流美術館,2013年3月,p.91。《百年華人繪畫 彩墨專冊》,長流美術館,2016年6月,p.226。《不朽傳奇 陳永森105歲誕辰紀念展》,長流美術館,2018年10月,p.58。 查看內容 Quick view Close 陳永森(1913-1997)山水 陳永森(1913-1997);山水膠彩紙本 47.5x49cm資料:《不朽傳奇 陳永森105歲誕辰紀念展》,長流美術館,2018年10月,p.83。 查看內容 Quick view Close 陳永森(1913-1997)芭蕉園 陳永森(1913-1997);芭蕉園油彩木板 1954年作 48x38cm資料:《不朽傳奇 陳永森105歲誕辰紀念展》,長流美術館,2018年10月,p.93。 查看內容 Quick view Close 陳永森(1913-1997)兔子 陳永森(1913-1997);兔子膠彩絹本 41x50.5cm資料:《不朽傳奇 陳永森105歲誕辰紀念展》,長流美術館,2018年10月,p.62。 查看內容 Quick view Close 陳永森(1913-1997)碧潭 陳永森(1913-1997);碧潭油彩畫布 1954年作 36.5x49cm資料:《臺灣之光 近現代西畫美術名家精選集》,長流美術館,2011年12月,p.322。《不朽傳奇 陳永森105歲誕辰紀念展》,長流美術館,2018年10月,p.102。 查看內容 Quick view Close 陳永森(1913-1997)春苑華雀 陳永森(1913-1997);春苑華雀膠彩絹本 43.5x51cm題識:永森。鈐印:陳永森資料:《臺灣之光 近現代西畫美術名家精選集》,長流美術館,2011年12月,p.321。《不朽傳奇 陳永森105歲誕辰紀念展》,長流美術館,2018年10月,p.26。 查看內容 Quick view Close 陳永森(1913-1997)菖甫錦鯉 陳永森(1913-1997);菖甫錦鯉膠彩絹本 41x51cm資料:《臺灣之光 近現代西畫美術名家精選集》,長流美術館,2011年12月,p.314。《不朽傳奇 陳永森105歲誕辰紀念展》,長流美術館,2018年10月,p.50。 查看內容 Quick view Close 陳永森(1913-1997)歡慶 陳永森(1913-1997);歡慶膠彩紙本 33x24cm資料:《臺灣之光 近現代西畫美術名家精選集》,長流美術館,2011年12月,p.327。《不朽傳奇 陳永森105歲誕辰紀念展》,長流美術館,2018年10月,p.64。 查看內容 Quick view Close 陳永森(1913-1997)行書斗方 陳永森(1913-1997);行書斗方泥金紙本 1985年作 31.5x40.5cm資料:《不朽傳奇 陳永森105歲誕辰紀念展》,長流美術館,2018年10月,p.189。 查看內容 Quick view Close 陳永森(1913-1997)嚴冬雙禽 陳永森(1913-1997);嚴冬雙禽膠彩絹本 122.5x41.5cm資料:《不朽傳奇 陳永森105歲誕辰紀念展》,長流美術館,2018年10月,p.19。 查看內容 Quick view 更多陳永森作品 作品賞析 陳永森(1913-1997),出生台南市,就讀台南私立長老教會中學(今長榮中學)時,受廖繼春(1902-1976)老師啟蒙,走上繪畫之路;曾以膠彩作品入選第六屆「台灣美術展覽會」(簡稱「台展」)。後於1933年赴日留學,入東京「日本美術學校」繪畫科,拜兒玉希望(1898-1972)為師;1938年自該校畢業,並以膠彩作品入選第二屆「新文部省美術展覽會」(簡稱「新文展」)。同年,再考入「東京美術學校」油畫科,因此,成為一位東西洋畫兼修的藝術家;甚至在1952年第八屆「日本美術展覽會」(簡稱「日展」)中,以膠彩畫、油畫、雕刻、工藝、書法等五件作品同時獲得入選,而被稱為「萬能的藝術家」。雖然如此,陳永森一生的創作,仍以膠彩畫最具代表性。 Close 陳永森(1913-1997)台南安平閑日 陳永森(1913-1997);台南安平閑日油彩畫布 1953年作 38x45cm資料:《世紀之光 近現代華人西畫名家精選集》,長流美術館,2011年9月,p.298。《不朽傳奇 陳永森105歲誕辰紀念展》,長流美術館,2018年10月,p.101。《清妍 鶴苑 陳永森》,國立台灣美術館,2022年11月,p.34。 查看內容 Quick view Close 陳永森(1913-1997)朝鮮鍛治屋 陳永森(1913-1997);朝鮮鍛治屋膠彩絹本 42x51cm資料:《臺灣之光 近現代西畫美術名家精選集》,長流美術館,2011年12月,p.315。《不朽傳奇 陳永森105歲誕辰紀念展》,長流美術館,2018年10月,p.43。 查看內容 Quick view 此作〈四季〉,正是以膠彩絹本完成的四聯屏,雖未註記年代,但就風格觀察,應屬1945年前後,甚至更為早期之作。 以大自然景觀,描繪春、夏、秋、冬的季節變化,是傳統水墨畫(日本稱「南畫」)經常選取的題材,也是文人畫家面對時光遞邅、自然變遷,而心有所感,發而為詩、為畫的重要主題;在水墨原鄉的中國,最愛描繪的四季題材,不外「春蘭」、「夏蓮」、「秋菊」、「冬梅」等植物。 陳永森的〈四季〉,則是以膠彩(又稱「岩繪具」或「岩彩」)為媒材,畫在質地細緻的絹本之上;因此,保留了絹本膠彩繪畫特有的優雅輕靈的氣質。同時,陳永森的〈四季〉,各屏均於左下或右下角落,簽署草體「永森」之名,並鈐朱文方印,而無題跋;因此各幅的四季歸屬,常引發好奇、爭議。 不過,此作從林木屬性及點景人物與動物判讀,各屏主題應可大致確認如下: 〈春〉,應是以類富士山為背景的一幅。在春雪初融的時節,前方櫻花樹幹上,仍見尚未全融的殘雪;而掩映在櫻花樹後的木造日式房子走廊前,一位身穿藍衣的母親,抱著身著紅衣的小女孩,坐在廊邊的地板上,欣賞這初春景緻的喜悅;前方不遠處的櫻花樹下,還有一位穿著日本傳統服飾、彎腰工作的老婆婆,似乎正利用這初春的陽光,在草蓆上舖晒一些食物…..。後方是一些生意蓬勃的松柏科高聳喬木,層層疊疊間,將視野拉向遠方…..;最遠的山頂,還有著一縷輕淡冒出的熱氣,似乎是火山口特有的景緻,也有著春雷乍響、大地甦醒的象徵意涵。全幅在色彩的搭配上,由前方老婆婆工作的紅色草蓆(或布匹),到穿著紅衣的小女孩,到樹梢泛紅的柏樹….,牽引著一種視覺向上的動力,加上最前方(也是畫幅最下方)櫻花樹根處冒出的綠色新芽,一切都是春天生氣盎然的景象。 〈夏〉幅則是一片盛開著小雛菊的原野上,藉著花果大小的變化,營造出原野空間的遠近深度;起伏的坡度,遠方幾棵垂柳之下,正有一頭黑色的牛隻走過,相對於前方大片的白花,成為全幅的視覺焦點;而再遠的地方,則是靠近海邊的一片黃色沙灘與山丘。夏天的清涼與炎熱同存,海水總是引人聯想起夏天戲水的樂趣,闊遼、高遠的景緻,也給人心曠神怡的感受。 〈秋〉幅則是以一片豐實、高聳的金黃樹林為主景,表現所謂「秋高氣爽」的季節特色;下方平靜的湖面,則有一對野鴨輕輕游過,湖水由淺而深的藍色,正好和上方林木黃、橙交錯的色彩,形成對比;而林梢逐漸輕淡的金黃,又和同樣輕淡的藍天,形成一氣,上輕下重的色彩計劃,讓全幅構圖,有著一種穩定、踏實的氣象。而畫面右下方紅楓的下垂枝葉,更加強了林木與湖水間的關聯,兩隻背黑腹白的野鴨,遊過湖面留下的白色水紋,正好和這下垂的枝葉交錯而過;此外,遊在前方的公鴨甚至回頭招呼後方的母鴨,全幅的景緻安排,都暗示了一種上←→下、前←→後、遠←→近拉扯的張力。「金秋」的氣象,正是生命成熟、豐收的季節。 最末的〈冬〉幅,則是一片帶著北風吹拂的雪地森林,前方斜坡上幾只未凋的楓葉,在寒風、雪地中透露一絲堅毅不屈的生命活力;中景高聳的松柏喬木,樹葉上重壓著白雪,仍然堅挺的矗立。一旁的幾棵枯木,樹葉已經全部掉光,後方被大雪幾乎掩沒的山,仔細看,山坡與山坡之間,小小的柏樹群中,是一個屋頂全被白雪覆蓋的村落,未見一個人影,但應可推知屋內正是一戶戶蜷居避冬的人家;而前方楓樹下雪地,則有一隻躍走而過的野兔,增添了酷寒當中仍然活躍的生機。 〈四季〉是以層次豐富卻又色彩淡雅的膠彩媒材,加上細緻寫實的筆法經營構成,不同於陳永森其他較為濃實重彩的膠彩之作,是頗為珍貴而少見的佳構,也呈顯了藝術家較具文人氣息的淡雅心境,高遠而脫逸,值得珍藏寶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