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君璧 生平
黃君璧1898年生於廣州市。先人世代經商,父親仰荀公經商之餘,平日更喜愛欣賞收藏古玩字畫,這對君翁一生影響至大。 幼承庭訓,聰穎過人,年少時就讀於家中的私館。1914年矢志繪事,書法兼貫中西。1919年畢業於廣東公學,喜觀賞、收藏字畫,17歲時拜李瑤屏為師習畫。1921年經李瑤屏推薦,任教於廣州培正中學。1922年於楚庭美術院研究西畫。1923年於廣東全省美展榮獲大獎後,正式投入國畫創作歷程。1927年又任廣州市立美術專科學校教務長。1937年任徐悲鴻主持的國立中央大學美術系教授,兩人共同執教長達11年。1949年,遷居臺灣,接替莫大元任臺灣師範學院(今臺灣師範大學)藝術系教授、第二任主任。1950年之前的三十多個年為黃君璧的「初學時期」,大師此期東登泰山 ,西窺劍閣 ,過三峽、探黃山,遊歷全國大小名山大川,廣結藝文名流,學習鑑賞,勤摹名跡、朝乾夕碣,戰戰兢兢,所作作品正如所謂「合乎規矩而不濃膩」,筆墨清新,佈局雋雅,自成一家,令人愛不釋手。多次在臺北、加拿大、美國、新加坡、南韓舉辦個人畫展。1968年獲紐約聖若望大學學質獎章。
1969年應邀在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畫展。四月赴巴西訪張大千,觀伊瓜蘇瀑布。旋轉美加邊境,再酣觀尼加拉瓜瀑布。十二月在臺北省立博物館舉行瀑布獅子特展。1971年應韓國東亞日報邀請前赴訪問,在韓國國家博物院舉行畫展,並承慶熙大學贈送最高榮譽大學獎章。獲辭(退休)臺灣師範大學教授兼系主任職務。1974年應臺北歷史博物館之邀,舉行個人五十年創作回顧畫展。臺北歷史博物館出版黃君璧畫集。1977年在香港舉行八十歲畫展。六月與張大千應邀在臺中省立圖書館舉行“張黃聯合畫展”。1979年在香港舉行張大千、溥心畲、黃君璧三人特展。1982年四月三日在臺北歷史博物館與張大千當眾揮毫合繪《慈湖長春圖》。1985年在臺中市立文化中心舉行個展。九月捐贈20幅巨幅古人書畫予臺北故宮博物院。1991年9 月28日—11月5日在臺北的歷史博物館展出了『黃君璧九五回顧展』,展出95幅各時期的畫作,完整地展現了他長年的創作歷程。可惜畫展尚未閉幕,黃君璧卻於10月29日因肺炎不幸逝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