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畫短片

黃鷗波〈勤守崗位〉

Featured Video Play Icon

長流寶笈〈勤守崗位〉品畫論

評介撰文 /  前國立故宮博物院副院長 林柏亭

黃鷗波〈勤守崗位〉臺北長流美術館藏

作品賞析

黃鷗波先生(1917—2003)出生於嘉義市,本名寬和,祖父是前清秀才,父親也是儒學之士。年幼時就隨父母背誦詩歌,七歲時開始上公學校(國民小學),畢業後再進工業學校,開始接觸到新制的教育。
雖然他已接受新制教育多年,仍舊喜愛傳統文學,也喜歡繪畫。除了家學淵源的關係,嘉義興盛的藝文風氣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1930年代的嘉義,有好幾位畫家在「台展」連續入選並獲獎,成為藝壇盛事。他在壺仙花果園的詩文活動中,認識了「春萌畫會」的林玉山、黃水文、盧雲生等人,這個機緣加強他赴日習畫的決心。

1937 全家照 (後左一)黃鷗波 (後右三)父親 (坐右二)母親

1938 (右後)黃鷗波與同學合照

1943 黃鷗波

黃鷗波寫生照

(一) 留日習畫 返鄉參與省展

黃鷗波於1937年到東京,進川端畫學校習畫。在課後曾當報童、勞工或雜誌美術設計等工作,過著半工半讀的艱辛生活。1943年回台結婚後,因為他能通中日文,被日軍徵調至揚州當通譯,曾和當地的詩人雅集酬唱,也曾郊遊寫生。
1945年日本投降,兩人逃難至上海,再搭船回台灣。因為戰爭動亂身外之物無存,川端畫學校時期的畫作以及在揚州郊區的速寫全都遺失。返鄉次年,正好趕上「省展」開辦,黃鷗波從首屆起即連續參展,並常常獲獎。

黃鷗波(1917-2003)麗日

黃鷗波(1917-2003);麗日
膠彩紙本 1954初繪/1994重繪 39.5x57cm
資料:《臺灣之光 近現代西畫美術名家精選集》,長流美術館,2011年12月,p.344。《臺灣畫達人 黃鷗波論文集、書畫集》,長流美術館,2011年12月,p.49。《儒風薰染 黃鷗波藝術紀念展》,長流美術館,2013年1月,p.22。《臺灣美術全集34-黃鷗波》,長流美術館,2019年10月,p.61。《樸實.詩畫.黃鷗波》,國立台灣美術館,2023年11月,p.63。

黃鷗波(1917-2003)豔陽

黃鷗波(1917-2003);豔陽
膠彩紙本 1954年作 109x74.5cm
資料:《臺灣之光 近現代西畫美術名家精選集》,長流美術館,2011年12月,p.350。《臺灣畫達人 黃鷗波論文集、書畫集》,長流美術館,2011年12月,p.43。《百年華人繪畫 彩墨專冊》,長流美術館,2016年6月,p.264。《臺灣美術全集34-黃鷗波》,長流美術館,2019年10月,p.59。《樸實.詩畫.黃鷗波》,國立台灣美術館,2023年11月,p.61。

黃鷗波(1917-2003)南薰

黃鷗波(1917-2003);南薰
膠彩紙本 1948年作 158x104cm
資料:《臺灣之光 近現代西畫美術名家精選集》,長流美術館,2011年12月,p.348。《儒風薰染 黃鷗波藝術紀念展》,長流美術館,2013年1月,p.48。《百年華人繪畫 彩墨專冊》,長流美術館,2016年6月,p.265。《臺灣美術全集34-黃鷗波》,長流美術館,2019年10月,p.48。《台灣光華雜誌 旅居台灣 第四十九卷第二期》,光華畫報雜誌社,2024年2月,p.102。

黃鷗波(1917-2003)稻草人

黃鷗波(1917-2003);稻草人
膠彩紙本 1986年作 45x53cm
資料:《臺灣畫達人 黃鷗波論文集、書畫集》,長流美術館,2011年12月,p.68。《儒風薰染 黃鷗波藝術紀念展》,長流美術館,2013年1月,p.15。《臺灣美術全集34-黃鷗波》,長流美術館,2019年10月,p.104。《樸實.詩畫.黃鷗波》,國立台灣美術館,2023年11月,p.115。

(二) 〈勤守崗位〉

1956年「省展」第11屆,黃鷗波出品〈勤守崗位〉,榮獲教育會長獎。那一年4月23、24日賽洛瑪颱風襲台,造成一些災害。25日他在信義路的住家附近,看到電信人員已經爬上電線桿辛勤地工作,對於他們「勤守崗位」的敬業精神肅然起敬,隨即以鉛筆速寫這幕感人的情景,再繪製本作品。本幅從地面仰望的角度,描繪五個人忙著工作的姿態與神情。當時颱風已離境,偶有強風襲來,被風吹得鼓起來的帆布,好像拉起了布幕,讓我們看見舞台上聚精費神搶修的台電工人。這件作品的畫幅114 x 113公分,比油畫60號還大一點,甚具分量,令觀賞者如有親臨其境的感覺。

勤守崗位(手稿)

(三) 一幅傑作背後的故事

一幅傑作的背後,往往有一些達成特殊成就的原因。〈勤守崗位〉這幅屬於人物畫,回顧美術史自從元代文人畫興盛以來,人物畫就急速衰落了。至於「台、府展」以及「省展」的參展作品中,也都是風景(山水)、花鳥畫較多,人物畫較少。
黃鷗波曾受嚴謹的寫生訓練,創作時不拘哪一項題裁都能得心應手。從他1946至1956參與「省展」的作品來看,風景、花果、人物畫三類都有,但以人物畫居多,可稱為人物畫家。(不過這時他才四十歲,往後還有多元的發展,沒局限於人物畫。)

黃鷗波(1917-2003)惜春

黃鷗波(1917-2003);惜春
膠彩紙本 1965年作 44x65cm
資料:《臺灣之光 近現代西畫美術名家精選集》,長流美術館,2011年12月,p.342。《臺灣畫達人 黃鷗波論文集、書畫集》,長流美術館,2011年12月,p.52。《百年華人繪畫 彩墨專冊》,長流美術館,2016年6月,p.262。《儒風薰染 黃鷗波藝術紀念展》,長流美術館,2013年1月,p.11。《臺灣美術全集34-黃鷗波》,長流美術館,2019年10月,p.69。《樸實.詩畫.黃鷗波》,國立台灣美術館,2023年11月,p.105。

黃鷗波(1917-2003)週歲測志

黃鷗波(1917-2003);週歲測志
膠彩紙本 1992年作 89x114cm
資料:《儒風薰染 黃鷗波藝術紀念展》,長流美術館,2013年1月,p.44-45。《臺灣美術全集34-黃鷗波》,長流美術館,2019年10月,p.132。

黃鷗波(1917-2003)木馬行空

黃鷗波(1917-2003);木馬行空
膠彩紙本 1950年作 117x84.5cm
資料:《臺灣之光 近現代西畫美術名家精選集》,長流美術館,2011年12月,p.347。《臺灣畫達人 黃鷗波論文集、書畫集》,長流美術館,2011年12月,p.88-89。《臺灣美術全集34-黃鷗波》,長流美術館,2019年10月,p.56。《台灣光華雜誌 旅居台灣 第四十九卷第二期》,光華畫報雜誌社,2024年2月,p.108。

黃鷗波(1917-2003)龍爭虎鬥

黃鷗波(1917-2003);龍爭虎鬥
膠彩紙本 1983年作 84x58cm
資料:《臺灣畫達人 黃鷗波論文集、書畫集》,長流美術館,2011年12月,p.56。《臺灣美術全集34-黃鷗波》,長流美術館,2019年10月,p.98。《樸實.詩畫.黃鷗波》,國立台灣美術館,2023年11月,p.130。

黃鷗波(1917-2003)雲海操棟梁

黃鷗波(1917-2003);雲海操棟梁
膠彩紙本 1953年作 114x114cm
資料:《臺灣畫達人 黃鷗波論文集、書畫集》,長流美術館,2011年12月,p.83。《臺灣美術全集34-黃鷗波》,長流美術館,2019年10月,p.57。《樸實.詩畫.黃鷗波》,國立台灣美術館,2023年11月,p.58。

黃鷗波(1917-2003)八佾舞

黃鷗波(1917-2003);八佾舞
膠彩紙本 1995年作 90x115cm
資料:《臺灣畫達人 黃鷗波論文集、書畫集》,長流美術館,2011年12月,p.59。

當時這位人物畫家的作品,具有特殊的風格,他喜歡探討小市民的苦樂人生。如:1952〈斜照〉畫捉迷藏的小孩,表現活潑的童趣。1953〈家慶〉畫做紅龜粿的老婦人,懷念舊俗民情。1949〈地下錢莊〉畫擺攤賣冥紙的婦人,暗諷當年金融失序物價膨脹,地下錢莊猖獗的情況。1956〈今之孟母〉畫窮困的婦人寧願遷居市場邊,教小孩學擺攤賣東西,這兩幅以幽默的手法諷刺時局。1956〈勤守崗位〉則以感恩的心情,莊重的筆調讚揚辛勞的工人。

黃鷗波(1917-2003)家慶

黃鷗波(1917-2003);家慶
膠彩紙本 1953年作 115.5x118.5cm
資料:《臺灣畫達人 黃鷗波論文集、書畫集》,長流美術館,2011年12月,p.51。《儒風薰染 黃鷗波藝術紀念展》,長流美術館,2013年1月,p.42。《繼往開來 長流四十週年紀念專輯》,長流美術館,2013年3月,p.294。《臺灣美術全集34-黃鷗波》,長流美術館,2019年10月,p.55。《台灣光華雜誌 旅居台灣 第四十九卷第二期》,光華畫報雜誌社,2024年2月,p.101。

黃鷗波(1917-2003)今之孟母

黃鷗波(1917-2003);今之孟母
膠彩紙本 1956年作 44x65cm
資料:《黃鷗波八十回顧展》,臺灣省立美術館,1997年1月,p.26。《黃鷗波 詩畫交融》,國立歷史博物館,2004年12月,p.88、131。《臺灣畫達人 黃鷗波論文集、書畫集》,長流美術館,2011年12月,p.75。《儒風薰染 黃鷗波藝術紀念展》,長流美術館,2013年1月,p.10。《臺灣美術全集34-黃鷗波》,長流美術館,2019年10月,p.66。《樸實.詩畫.黃鷗波》,國立台灣美術館,2023年11月,p.104。

黃鷗波(1917-2003)地下錢莊

黃鷗波(1917-2003);地下錢莊
膠彩紙本 2001年作 117x91.5cm
資料:《臺灣畫達人 黃鷗波論文集、書畫集》,長流美術館,2011年12月,p.62-63。《臺灣美術全集34-黃鷗波》,長流美術館,2019年10月,p.49。《台灣光華雜誌 旅居台灣 第四十九卷第二期》,光華畫報雜誌社,2024年2月,p.106。

黃鷗波(1917-2003)斜照

黃鷗波(1917-2003);斜照
膠彩紙本 1956年作 116.5x119cm
資料:《臺灣畫達人 黃鷗波論文集、書畫集》,長流美術館,2011年12月,p.46。《儒風薰染 黃鷗波藝術紀念展》,長流美術館,2013年1月,p.9。《臺灣美術全集34-黃鷗波》,長流美術館,2019年10月,p.54。

目前我們看到〈勤守崗位〉的畫面和他在現場親眼所見的速寫畫稿,其實有些差別。畫稿上有五個人在電線桿上一高一低的板子上工作,只描繪五個人的簡略動態。至於正式作品,則詳細地描繪出每個人或蹲或坐或站的姿態、以及忙著剪接電線的雙手,還有專注的眼神,傳達出辛勤工作的神韻。
本幅的畫面還經過畫家精心創意的統合處理,在電線桿、木板、竹梯等「直線」的結構中,加上被風吹揚起來的「弧形」遮陽布,以及「旋轉流動感」的電線,增添了畫面生動的氣氛。

勤守崗位(局部)

黃鷗波畫〈勤守崗位〉能生動地描繪人物姿態、 表情、神韻,不僅僅是累積繪畫的經驗,他平時就關心小市民的生活,常常觀察、體會他們的心情。曾寫過〈貧士〉、〈按摩女〉、〈老妓〉、〈導遊小姐〉、〈歌星〉……等多首小人物的詩歌;還寫過一齣詼諧的劇本《秦少爺選妻》,演出後甚受歡迎,1953年新竹號角出版社特別發行兩萬本。戲劇編寫時,作者在腦海中須想像如何安排舞台上的主角、配角的位置,如何描述他們的動作與表情。詩歌、劇作雖然與繪畫沒有直接相關,但是這些經驗和磨練,無形中都是促成〈勤守崗位〉成功的背後因素。

黃鷗波(1917-2003)放性地

黃鷗波(1917-2003);放性地
膠彩紙本 1993年作 97x130cm
資料:《黃鷗波八十回顧展》,臺灣省立美術館,1997年1月,p.72。《臺灣畫達人 黃鷗波論文集、書畫集》,長流美術館,2006年9月,p.40。《儒風薰染 黃鷗波藝術紀念展》,長流美術館,2013年1月,p.46。《臺灣美術全集34-黃鷗波》,長流美術館,2019年10月,p.136。《樸實.詩畫.黃鷗波》,國立台灣美術館,2023年11月,p.120。

黃鷗波(1917-2003)心事

黃鷗波(1917-2003);心事
膠彩紙本 1987年作 73x52.5cm
資料:《黃鷗波八十回顧展》,臺灣省立美術館,1997年1月,p.54。《黃鷗波 詩畫交融》,國立歷史博物館,2004年12月,p.144。《臺灣畫達人 黃鷗波論文集、書畫集》,長流美術館,2011年12月,p.55。《儒風薰染 黃鷗波藝術紀念展》,長流美術館,2013年1月,p.17。《臺灣美術全集34-黃鷗波》,長流美術館,2019年10月,p.108。《樸實.詩畫.黃鷗波》,國立台灣美術館,2023年11月,p.149。

黃鷗波(1917-2003)竄燈腳

黃鷗波(1917-2003);竄燈腳
膠彩紙本 1998年作 116.5x91cm
資料:《臺灣美術全集34-黃鷗波》,長流美術館,2019年10月,p.154。《樸實.詩畫.黃鷗波》,國立台灣美術館,2023年11月,p.122。

黃鷗波(1917-2003)元宵的願望

黃鷗波(1917-2003);元宵的願望
膠彩紙本 2000年作 90x73cm
資料:《臺灣美術全集34-黃鷗波》,長流美術館,2019年10月,p.159。《樸實.詩畫.黃鷗波》,國立台灣美術館,2023年11月,p.123。

(四) 結語

「省展」一開辦,黃鷗波就連續參展,也接連得獎。他的參展成績,一直維持在成功線的高峰。至第11屆出品〈勤守崗位〉獲教育會長獎後,竟然退出「省展」。
1947年黃鷗波遷居台北,1951年創辦「新光美術補習班」,從當年開始就有學生也陸續入選「省展」。師生同時參加「省展」並不稀奇,但是當時的老師級畫家都屬審查委員,所以師生之間沒有同時競爭之情形,像黃鷗波師生同科競展之例極為罕見。他曾說 :「自本屆 (11屆 ) 獲獎,即退出公家展覽。因為這幾年自己培養出來的學生已在各展覽會中獲獎或入選,因而不與學生爭獎。」
黃鷗波在「省展」息影多年後,以「邀請」、「審查委員」的身分陸續參展,直到2000年「省展」54屆。

黃鷗波(1917-2003)老司機

黃鷗波(1917-2003);老司機
膠彩紙本 1987年作 73x61.5cm
資料:《臺灣畫達人 黃鷗波論文集、書畫集》,長流美術館,2011年12月,p.74。《儒風薰染 黃鷗波藝術紀念展》,長流美術館,2013年1月,p.18。《臺灣美術全集34-黃鷗波》,長流美術館,2019年10月,p.107。《樸實.詩畫.黃鷗波》,國立台灣美術館,2023年11月,p.117。

黃鷗波(1917-2003)海女

黃鷗波(1917-2003);海女
膠彩紙本 1976年作 64x87cm
資料:《儒風薰染 黃鷗波藝術紀念展》,長流美術館,2013年1月,p.14。《臺灣美術全集34-黃鷗波》,長流美術館,2019年10月,p.87。

黃鷗波(1917-2003)台北竹枝詞

黃鷗波(1917-2003);台北竹枝詞
膠彩紙本 1975年作 69.5x135.5cm
資料:《臺灣畫達人 黃鷗波論文集、書畫集》,長流美術館,2011年12月,p.76。《儒風薰染 黃鷗波藝術紀念展》,長流美術館,2013年1月,p.13。《臺灣美術全集34-黃鷗波》,長流美術館,2019年10月,p.83。

黃鷗波(1917-2003)風景

黃鷗波(1917-2003);風景
設色紙本 1980年作 68.8x133.3cm

( 附註 )〈勤守岡位〉的速寫稿有題識:「40.4.25.於信義路三段」,40年即是1951。案:中央氣象局資料,1950年代的4月颱,只有1956的賽洛瑪颱風。故懷疑40是後來添加,而誤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