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畫傳奇

廖繼春 作品集與絕世珍品:林有福舊藏

目錄

林有福收藏傳奇:藝術精品的流轉與市場重生

國華產物保險創辦人林有福雖已故去,但他的藝術收藏以質量兼具而聞名,特別是其中囊括了廖繼春、陳進等人的代表作。這些收藏的高品質主要反映在畫家作品的藝術地位、歷史價值及其在市場上的重要性。2006年,國華產險爆發財務危機,林有福及其家屬的私人收藏陸續流出市場,精品流離四散已然確定。

林有福舊藏可分為公私兩部分。劃入公有國華產險部分,懸掛於國華的辦公大樓中。由畫廊協會的東之畫廊、阿波羅畫廊和長流畫廊受委託代為這批屬於國華產險的財產進行鑑價和估算。東之負責人劉煥獻表示,作品共有三十一件,包括前輩畫家陳慧坤、呂基正,中堅輩畫家賴傳艦、吳炫三等人,其中有二十四件為本土畫家的作品。此批拍品在2006年9月第一次拍賣中順利拍出七件畫作,總成交價為新台幣118.8萬元。餘未拍出的畫作在展覽期間也相當受到買家青睞,例如黃楫的〈搖籃〉、吳炫三的〈歐洲風光〉,以及陳慧坤的〈塞納河畔〉等畫作,並另行舉辦第二次拍賣,希望獲得更高的市場回饋。

廖繼春(1902-1976)瓶花

廖繼春(1902-1976);瓶花
油彩木板 1956年作 41x31.5cm
來源:國華產物保險前董事長 林有福舊藏
資料:《世紀之光 近現代華人西畫名家精選集》,長流美術館,2011年9月,p.174。《臺灣之光 近現代西畫美術名家精選集》,長流美術館,2011年12月,p.54。《繼往開來 長流四十週年紀念專輯》,長流美術館,2013年3月,p.219。《百年華人繪畫 西畫專冊》,長流美術館,2016年6月,p.90。

廖繼春(1902-1976)瓶花

廖繼春(1902-1976);瓶花
綜合媒材紙本 31x22.5cm
來源:國華產物保險前董事長 林有福舊藏
資料:《世紀之光 近現代華人西畫名家精選集》,長流美術館,2011年9月,p.182。《臺灣之光 近現代西畫美術名家精選集》,長流美術館,2011年12月,p.56。《百年華人繪畫 西畫專冊》,長流美術館,2016年6月,p.91。

廖繼春(1902-1976)水果

廖繼春(1902-1976);水果
油彩畫布 1957年作 31x40cm
來源:國華產物保險前董事長 林有福舊藏

廖繼春經典之作與絕世精品:傳世來源與永續傳承

林有福的私人收藏一直是各大市場與藏家密切關注的焦點。由於我的父親黃鷗波與林有福先生交情深厚,加上多年來經營畫廊所建立的良好信譽,在國華產險陷入財務危機初期,我便有幸陸續從林有福家屬手中接手這些珍貴精品。

其中,廖繼春的一批代表作格外令我印象深刻,包括〈淡水觀音山〉、〈威尼斯〉、〈碧潭風光〉、〈春秋閣〉、〈水果〉以及兩件〈瓶花〉,每件作品都充分展現了廖繼春卓越的才華與深厚的藝術造詣。此外,還有其他不可思議的珍品,如得自故宮首任院長(當時稱理事長)李煜瀛收藏的開國文獻墨寶「國父孫中山致蔣中正的手稿八開冊」以及吳炫三的600號巨幅油畫〈北京猿人〉等名家作品。這些收藏不僅體現了林有福先生對藝術的深刻理解與卓越眼光,更令人由衷欽佩他在收藏領域的成就。每一件作品都凝聚著歷史與藝術的價值,彌足珍貴。

孫文(1866-1925)開國文獻墨寶「國父孫中山致蔣中正的手稿八開冊」

孫文(1866-1925);開國文獻墨寶「國父孫中山致蔣中正的手稿八開冊」關於北伐軍事之重要文件;水墨紙本 28.1x19.7cmx8 資料:《華夏精粹 唐宋元明清書畫大展 書法》,長流美術館,2011年3月,p.228~231。 來源:得自 國華產物保險前董事長 林有福先生 題簽:「開國文獻墨寶」孫總統致蔣總統書,重文館珍藏,煜瀛敬題 題跋: 1.大陸淪陷時,高陽、世界兩圖書館之箱件無從攜帶,唯文獻墨蹟質極寶貴,而量可手提,故幾一無損失,且隨地隨時稍有增加,合組為“重文館”,“文”者,文獻與文藝,為定名“重文”,意義之一;中文、西文兼收,亦為“重文”意義之一,是冊於此次來台參加四中全會,過港時偶得宜保存,展覽於國內之部,並志顛末於此。民國四十三年八月十日記于重文館臺北之部。石曾李煜瀛。鈐印:石曾李印煜瀛(白文)、重文館(朱文) 2.此冊八箋皆十三年國父與今總統蔣公在粵制壓商團叛變,籌畫北伐軍事之重要文件,石公藏之久矣。已於其題記中具述崖略。球生也晚,未嘗親聞國父謦欬,于其書法之精妙,未能體會毫髮,安能妄贊一詞?今冊轉輾入子修兄秘笈,君名有福得此瑰寶,以貽子孫,不世之遇,真名符其實矣。戊申三月,後學李鴻球敬題。鈐印:李鴻球印(白文) 3.國父致蔣總統函八件,係煜所珍藏。茲世界社互助之家,為辦理社會互助事業,推展社會安全制度,但經費短供,推廣無力,為支援推廣,特將國父珍藏墨寶捐贈互助之家,俾使國父遺澤廣被我社會大眾,又莊君潤生係世界社派任互助之家主任幹事,有關此項國父墨寶事宜,概由莊君負責處理,特予證明。李煜瀛石曾。鈐印:世界社(白文)、石曾李氏煜瀛(朱文) 說明: 1.李煜瀛舊藏,後轉給林有福先生。 2.李鴻球遞藏。 1.李石曾(1881-1973),原名李煜瀛,字石僧,筆名真民、真石增,晚年自號擴武,河北高陽縣人、中華民國時期著名教育家、文物學家,台北故宮博物院創建人之一,國民黨四大元老之一,私立南通大學(Nantung University)首席校董。 2.李鴻球(1899-1978),字韻清,湖南瀏陽人。室名海棠書屋、劍花樓。早年習經濟,富收藏。研究董其昌的著名專家,藏有《石渠寶笈》著錄之作二十 餘件。任世界書局總經理、創辦大中書局,任董事長。曾居歐洲數年,著述甚豐。

吳炫三(B.1942)北京猿人

吳炫三(B.1942);北京猿人
油彩畫布 166.5x379cm
資料:《繼往開來 長流四十週年紀念專輯》,長流美術館,2013年3月,p.262。

藝術家雜誌發行人何政廣指出,廖繼春之子廖述文原本任職於國華產險,這使得林有福生前得以收藏廖繼春的最佳代表作。何政廣回憶道:「廖繼春自師大退休後,一直希望印製個人畫冊,當時由我負責此事。他列出了作品清單,並安排我到收藏家處拍照。林有福的收藏當中,確實匯聚了廖繼春最為經典的創作,這些作品展現出卓越的藝術價值與視覺張力。」

廖繼春(1902-1976)淡水觀音山

廖繼春(1902-1976);淡水觀音山
油彩畫布 45.5x53cm
來源:國華產物保險前董事長 林有福舊藏
資料:《世紀之光 近現代華人西畫名家精選集》,長流美術館,2011年9月,p.176。《臺灣之光 近現代西畫美術名家精選集》,長流美術館,2011年12月,p.52。《繼往開來 長流四十週年紀念專輯》,長流美術館,2013年3月,p.218。《百年華人繪畫 西畫專冊》,長流美術館,2016年6月,p.86。《台灣光華雜誌 「樹」說島嶼 第四十八卷第五期》,光華畫報雜誌社,2023年5月,p.98。

廖繼春(1902-1976)威尼斯

廖繼春(1902-1976);威尼斯
油彩畫布 1965年作 45x53cm
來源:國華產物保險前董事長 林有福舊藏
資料:《世紀之光 近現代華人西畫名家精選集》,長流美術館,2011年9月,p.180。《臺灣之光 近現代西畫美術名家精選集》,長流美術館,2011年12月,p.53。《百年華人繪畫 西畫專冊》,長流美術館,2016年6月,p.87。《台灣光華雜誌 「樹」說島嶼 第四十八卷第五期》,光華畫報雜誌社,2023年5月,p.101。

廖繼春(1902-1976)碧潭風光

廖繼春(1902-1976);碧潭風光
油彩木版 1953年作 22.8x33.1cm
來源:國華產物保險前董事長 林有福舊藏
資料:《世紀之光 近現代華人西畫名家精選集》,長流美術館,2011年9月,p.178。《臺灣之光 近現代西畫美術名家精選集》,長流美術館,2011年12月,p.57。《百年華人繪畫 西畫專冊》,長流美術館,2016年6月,p.88。

廖繼春(1902-1976)春秋閣

廖繼春(1902-1976);春秋閣
綜合媒材紙本 1958年作 36.5x51cm
來源:國華產物保險前董事長 林有福舊藏
資料:《臺灣之光 近現代西畫美術名家精選集》,長流美術館,2011年12月,p.55。

前輩藝術家廖繼春的作品在藝術市場中一向炙手可熱。自1992年外商蘇富比拍賣公司在台北舉辦第一場拍賣,選擇廖繼春的〈龜山島〉作為拍賣目錄封面,當時此畫以640萬台幣成交,成為該場拍賣中成交金額最高的作品。此後,廖繼春的創作因其絕佳的色彩運用與構圖技法受到國際藏家青睞,更因其在台灣美術發展史中扮演的關鍵角色而備受推崇。由於廖繼春的作品產量有限,加之收藏家惜售,使其市場流通數量極少,擁有一幅廖繼春的畫作成為眾多藝術愛好者的夢想。長流畫廊有幸能夠承接這批林有福先生舊藏的廖繼春作品,當時在藝術界獲得廣泛關注,令眾多同業藏家倍感欽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