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流寶笈〈書畫屏風一對〉品畫論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名譽教授.美術史家 蕭瓊瑞

吳昌碩〈書畫屏風一對〉設色紙本/水墨紙本 1916-18年作 174X378cm/174x354cm
作品賞析
吳昌碩是中國近代畫史上兼擅書、畫、詩、印,所謂「四美具」的一代巨匠。今由台北長流美術館收藏的《書畫屏風一對》,正是具體展現吳氏「四美具」的一件佳構,且成於藝術生命巔峰的1910年代中後期,深富代表作意義。
屬於清末民初人物的吳昌碩,是1844年(清道光24年)出生在浙江安吉縣城一個書香人家;昌碩出生那年,正是祖父66歲之年,主持「古桃書院」,以詩酒為樂;而父親24歲,仍在寒窗苦讀,6年後中舉。吳昌碩本名俊卿,他的誕生,為這個書香傳家的家庭帶來極大的喜樂,祖母嚴氏對他尤其疼愛有加。
年幼時期的吳昌碩,從父親啟蒙識字,並指點金石之學,奠定日後治印為生的基礎。唯17歲時,遭逢太平天國之亂,母親、弟、妹,乃至未過門的章氏,均死於兵燹。1865年,吳昌碩22歲,中安吉縣補試庚申科秀才;三年後(1868)父親去世。
父親去世後,吳昌碩展開長期的遊學之旅,也增廣了見識,與吳大澂、任伯年、楊見山、沈石友……等人均有交往,並拜學金石、書畫,這是吳昌碩學藝精進的一段時期。
吳昌碩(1844-1927)壽者相
吳昌碩(1844-1927)鶴壽 橫幅
康有為(1858-1927)/吳昌碩(1844-1927)無量壽佛/百祿圖
1887年,也就是44歲那年,他舉家遷居上海,但仍經常遊歷各地,參與雅集活動,甚至在1894年追隨吳大澂北上山海關,參加抗日侵略的戰爭;也在1899年擔任安東(今江蘇漣水)縣令,但僅一個月便掛冠離去。自此埋首藝事,並於1913年受推為「西泠印社」首任社長;這是中華民國成立的第二年,也是新舊時代變動的關鍵時刻。
長流美術館所藏《書畫屏風一對》中的〈花果六聯屏〉,正是完成於吳昌碩擔任「西泠印社」社長的第4年,1916年。
這組每幅174×63公分、合計六聯幅的屏風畫作,由右而左,計含近20種花卉、蔬果,包括:首幅的紅梅、壽桃、靈芝;次幅的荔枝、石榴、菜頭、白菜、菖蒲;第三幅的雁來紅、黃菊、松;第四幅的紅豆、水仙、竹子;第五幅的葡萄、橘子;以及第六幅的牡丹、蘭花,和紅柿等。花卉、蔬果是吳昌碩一生創作最喜愛的題材,但如此幅,在六屏一組的畫面中,集合近20種類項花果,卻是相當罕見的創作;且在高達等身(174公分)的尺幅中,各屏都搭配一些器物,如:首幅的高瓶;第三幅的高罐、方盆,第四幅的紅几圓盆、茶壺、水杯,第五幅的寬口大肚盆與小酒壺、酒杯,第六幅的長方罐……等,都大大增加了畫面的人文氛圍及構圖上的變化。

吳昌碩〈書畫屏風一對〉花卉蔬果局部圖
吳昌碩的花卉、蔬果、器物,都不是工筆細描的寫實類型,而是率性寫意的神韻之作,正是所謂的「畫氣不畫形」;尤其蔓藤植物,筆力蒼勁,墨氣渾厚,加上設色明快、層次豐富,予人以古樸流暢、氣勢磅礡之感。
在花卉、蔬果之外,此幅的題跋,亦兼具詩意與書法的特色。吳昌碩自言「三十學詩」、「五十學畫」,但自1886年(43歲)受贈手拓《石鼓》精本始,書法大變,成為個人書風、畫法之特色。此六聯屏的花卉蔬果畫作,更具體展現其工詩善題的本領,書融於畫、畫化於書,所有空白處,均被題跋填滿。所題詩文,均淺白可讀、親和多趣,如:首幅之歌詠壽桃,作:「恆山僊種寫來看,桃實累累大若盤;曼倩垂涎偷不得,上天容易下凡難。千年桃實大於斗,僊人摘之以釀酒;一食可得千萬壽,朱顏長如十八九。」又如:第四幅之寫紅豆樹,作:「霜天翠褒不須扶,朱實纖纖百琲珠;絕憶歌筵華燭畔,相思紅豆把來無?」再如:第六幅之寫牡丹花,作:「國色天香絕世姿,開當穀雨得春遲;可憐富貴人爭羨,未見名華結果時。嫣紅奼紫佐於池,慚愧人稱老畫師;富貴原從涂抹出,旁觀莫笑費燕支。」除詩句均為自我創作外,詩文配合畫作題材,內容相得益彰;形式上,詩文直行書寫,有的甚至貫穿枝葉空隙,予人豐美飽滿的視覺意象,毫無壓迫、擁擠之感,完美融合畫、畫、詩於一體。

首幅之歌詠壽桃

第四幅之寫紅豆樹

第六幅之寫牡丹花
最後是鈐印的加入。在書、畫、詩、印當中,印刻是吳昌碩最早入手的一項,幼年時期即由父親指導治印;中年時期,甚至還因求印者眾,讓他疲於奏刀,而有「苦鐵」之自號。在此花果聯屏中,除名章外,均鈐有朱文方印的押角章「石人之室」,除展現「分朱布白」的奇險構成之美,也成為畫面穩定及六屏一體的重要元素。
吳昌碩之將詩、畫、書、印融為一體,被稱為「海上畫派」的代表人物,此組〈花果六聯屏〉應可視為畢生代表之作。
而在〈花果六聯屏〉完成後兩年的1918年,又有節錄石鼓文的〈篆文六聯屏〉之作。此年已是獲贈手拓《石鼓》精本的32年後;前此一年(1917),結縭46年的妻子施氏及至友沈汝瑾相繼離世,吳昌碩深受打擊,居家簡出,開始重臨石鼓文全本,此〈篆文六聯屏〉即同年之作。

吳昌碩〈篆文六聯屏〉現場實景照
吳昌碩一生臨寫石鼓文無數遍,坊間仿作亦多,甚至吳氏自謂:自得石鼓拓本,無一日離石鼓。雖隸真狂草,率以篆籀之法出之,更以作篆之法作畫。
1918年的〈篆文六聯屏〉今與1916年的〈花果六聯屏〉並置,正可映證〈花果六聯屏〉首幅題跋中吳氏所謂「以作篆之法作畫,別在風趣」之旨。
完成〈篆文六聯屏〉後9年的1927年,吳昌碩以84歲之齡辭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