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藝術家常常主張「寫生論」是「氣韻生動」的根源。什麼是寫生呢?若以中國繪畫美學而言,必然與生命悸動有關,也就是在觀察自然物的生態時,包括它的物性、理性與心性的結合為一。也因應社會發展的意識或價值有關,也就是藝術的創作意義,就是人性共知、共感的圖象與符號。可以引發觀賞者、共鳴者為是。反之,不知不覺的圖象出現,有如昏昏噩噩隨波逐流的氛圍,是不足為藝術美學的意義。藝術美是作者對於周遭環境的觀想,並對於物象的情思,轉換在心靈上的表現。對於景與境之間,必然存有美感的充分體悟。而行之於形的圖象,以表達自身的感受與主張。也是說把景象為客體的時空性,轉入藝術創作者主觀意象的表現,成為當時代或社會共知的意識與價值。
好的作品,必然是有時代性、環境性與歷史性的象徵與精神,也是社會意識中的價值濃度。它可以是知識的、歷史的、社會性的圖騰,至少能表現出作者與時空交織的靈性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