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中身世最悲慘坎坷的應首推潘玉良了,一生充滿傳奇色彩和戲劇性,以一柔弱女子,能在男人本位的藝術圈中打出一片天,成為震驚中外藝壇至今歷久不衰的藝術家,無論中西皆鳳毛麟角、寥寥可數。尤其是女性,更是絕無僅有,加上坊間許多小說版本的傳記和影片、連續劇的渲染,潘玉良幾乎成了家喻戶曉、無人不知的藝術奇才。在當時的個人條件和動盪不安的時代背景,潘玉良能夠勇於追求理想的奮鬥歷程,創造屬於自己獨特的藝術王國,的確是令人敬佩的生命鬥士。
潘玉良藝術之特色為「融中西畫於一爐」,採西方學院派寫實之基礎,融入印象派及野獸派之表現觀念,參揉東方的人文思想和意境,更加入筆墨線條;因此她的油畫作品,具有西洋經典名畫的穩重紮實構圖,豐富而調和的色彩,層次分明的透視、真實的質感和立體感;彩墨作品則強調線條的表現,誇張和力量,在水墨筆觸的勾勒下,更具有東方繪畫的精神,簽名採大書法別具一格,形成潘玉良藝術的獨特風貌,耐人尋味。
—摘自長流美術館館長 黃承志,〈傳奇女傑—潘玉良特展〉,2014
大好風光
潘玉良的靜物畫,大體上呈現兩種形式,一種是作於布面的油畫,色彩濃郁飽和,既具有野派的鮮麗,又散發印象派的柔和,加上充實的背景烘托和黃金比例的精準構圖,使畫面洋溢著豐沛的盎然生機;一種是畫在宣紙上的彩墨,線條流暢細膩,賦色清麗含蓄,背景的處理或以細碎的線條滿佈,或呈現中國水墨的留白以顯示光源;尤其容器的造型與器身的紋飾,都屬於中國瓷器形貌的再現,整體畫面因而更為娟秀典雅。
潘玉良(1899-1977)靜物
潘玉良(1899-1977)港口
潘玉良(1899-1977)巴黎船景
潘玉良(1899-1977)向日葵
潘玉良(1899-1977)鬱金香
人生肖像
潘玉良是一位很喜歡畫「自畫像」的藝術家,在她的肖像畫中佔有不小的比例,而幾乎每一幅自畫像,也都被美術史公認為是其傑作之一,這即可說明潘玉良在歷經多舛的生命磨難中,完完全全的了解自己的性格而後心手相連的將自己的形象投射在畫面中;可以發現,潘玉良的自畫像都是極具東方古典之美的,那是她從生活淬練中對自己形塑的追求與渴望,時而慵懶,時而堅毅,體現出潘玉良剛柔兼具的個性。
而在描繪他人的肖像畫中,潘玉良除了展露堅實的寫實根基,細膩捕捉光源、動態之外,對於面部表情、眼神的刻畫,格外的專注,跳脫一般肖像畫予人刻板的約定俗成構思,而讓主角的神情、動作、視線,牽引觀者欣賞到畫面中更深層的藝術內涵。
潘玉良(1899-1977)李獻敏像
潘玉良(1899-1977)自畫像
曼妙女子
表現女性的體態之美,是潘玉良最能展現藝術天賦的題材之一;而在水墨、彩墨與油畫各種創作類型中,則呈現出同中有異的面向:基本上,不論使用哪一種媒材、工具創作,潘玉良筆下的女體都是豐腴、柔美、慵懶的。
在水墨與彩墨的創作中,細勁流暢的線條勾勒是主要的表達手段,從中可窺見潘玉良對中國毛筆使用的靈活度與過人的觸感;在精準的西方素描基礎訓練中,揉合中國筆墨線性藝術的特質,輔以典雅的背景烘托與含蓄的設色塗染,使潘玉良的水墨、彩墨女體更具有東方之美。
在油畫創作中,鮮豔的色彩完全呈現古典浪漫主義與馬諦斯風采的綜合意象,而在襯托女體的背景或陳設、擺件上,仍習慣的描繪著具有中國風味的圖案、線條或符碼,整體畫面充滿了熱情、夢幻,這或許是潘玉良對藝術熱情的另一種有力的投射。此外,不論何種媒材,潘玉良選擇的女體姿態或造型,難度都非常的高,這也說明了潘玉良紮實的寫實功力和敏銳的觀察力。
—文摘自〈華裔美術選集(III)潘玉良〉,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