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賞析
潘玉良(1895-1977)是中國近代美術史上的一位傳奇畫家。潘玉良的傳奇,還不只在出生貧寒、父母早逝,她不幸被賣入煙花的曲折生命;潘玉良的傳奇,主要還在她不畏命運的挑戰,從煙花巷中脫出,積極奮進,重入學院,進而赴歐留學,返國成為藝院教授,且在二度赴歐進修之後,在巴黎艱困的生活中,仍不懈創作,留下大批精采的作品,成為中國近代美術史上,既能超越地域風格,又能保持民族色彩的一位傑出藝術家。
潘玉良(1899-1977)李獻敏像
潘玉良(1899-1977)自畫像
潘玉良原名陳秀清,生於揚州,祖籍一說鎮江、一說安徽東流;由於父母早逝,由舅父收養。唯舅父好賭,在她13歲時,將她賣給蕪湖一家妓院當燒柴丫頭以抵賭債。幸好5年後,結識長她10歲的潘贊化,為她贖身並納為妾,成為轉變她一生命運的「貴人」,她也自此改名換姓,自署「潘玉良」。
潘贊化是一位具有革命思想的知識份子,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與孫中山等人交往,是同盟會會員;辛亥革命前夕,與陳獨秀等人一同自日返鄉,組成「青年礪志社」,鼓吹革命。後任安徽蕪湖海關監督,也在此時,納玉良為妾。潘贊化崇尚民主、追求智識,搭救玉良脫離青樓後,即為她延聘教師,教她識字習文,並及音樂、戲劇、繪畫等藝術課程,讓這原本目不識丁的貧困女子,逐漸顯露過人才華;潘玉良也在很快的時間內,便展現她在繪畫上的天份,並自上海圖畫美術院(上海美專前身)畢業。隨即在潘贊化協助下,取得安徽省雙份公費津貼,前往法國留學;先入里昂中法大學,一個月後轉入里昂美術專科學校;兩年後考入巴黎國立美術學院,奠定嚴謹的繪畫基礎。1925年,轉赴義大利,入羅馬國立美術學院,專攻繪畫,旁及雕塑;以裸女為題材的油畫作品,更在1927年榮獲展覽金獎榮譽,被國內媒體大幅報導,推崇她是:「以藝術為祖國爭得光榮的一位女性藝術家」。
陳澄波(1895-1947)蘇州孔廟大成殿
陳澄波(1895-1947)西湖風景
1928年,潘玉良學成回到上海,受聘上海美專西畫系主任;同時,往來滬寧兩地,兼任上海新華藝校西畫系及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系教職。也就在兼任上海新華藝專期間,和同時任教該校西畫系的台灣畫家陳澄波結成好友;兩人同時也都是「藝苑繪畫研究所」及「決瀾社」的成員。1929年10月,還同時擔任日本藝術教育考察團成員,前往日本。陳澄波家屬迄今仍保有潘玉良夫婦寄贈給陳澄波的賀年卡。
1937年,也是日人發動侵華戰爭的那一年,潘玉良為繼續深造並籌備巴黎藝術博覽會中的個展,再次赴法。1942年的〈藍衣貴婦〉正是這個時期的作品。畫中的貴婦背向觀眾,右手手肘放在椅背上、側身而坐,裸露的上半身,藍衣自然地掛在兩手手臂之間,明亮的青藍色,襯托出貴婦皙白卻富彈性的肌膚;黑色的短髮,有著一簇朱紅的鮮花搭配,側面的臉龐、下視的眼神,在平靜中隱隱顯露一份孤寂。下垂的左手,似乎象徵著對現實或命運的接納,但非屈服;白色的瓷瓶和盛開的花朵,仍是生命中永不放棄的追求。木紋拼貼的桌面,和畫幅右下方紅色的地毯,在在顯示艱困中堅持的品味;暗藍的背景,似乎也是那二戰期間無法擺脫的生活陰影。人物身體形成的對角線構圖,則讓畫面仍然充滿著一份生命的活力。
潘玉良(1899-1977)藍衣貴婦
潘玉良(1899-1977)港口
潘玉良(1899-1977)巴黎船景
潘玉良(1899-1977)窗前裸女
〈藍衣貴婦〉濃郁紮實的油彩、自由卻精準的筆觸,在在透露潘玉良深厚的學院基礎;但不同於西方人像畫常用的褐色調背景,這件作品則以藍色凸顯了藝術家身處異鄉的孤寂心靈與情緒,一如畢卡索早年的藍色時期。不過,即使以青藍色為主調,貴婦肌膚的白皙和藍衣上的粉紅花飾,乃至花瓶中盛開的花朵,仍透露著藝術家永不屈服的精神和不滅的希望。
1942年,法國淪陷於納粹德國鐵蹄下,潘玉良避居巴黎郊外,思鄉情切,〈藍衣貴婦〉正是這個時期的作品。不過,也在這一年,中、美、英、蘇等26個國家簽署「聯合國家宣言」,真正結成國際反法西斯的統一戰線;「同盟國」與「軸心國」之間的優劣態勢逐漸扭轉;儘管潘玉良在巴黎的生活多次落入困境,幸有另一貴人,也就是小她1歲的河北高陽人王守義全力金援她。
王守義也是勤工儉學中的一位留法學生,和鄧小平、鄧穎超等人同期,但他無意於政治,選擇在巴黎開設餐廳,成為一位殷實的商人,也成為潘玉良後半生最重要的藝術支持者。
潘玉良自1937年赴法後,多次準備返國,但終究都因時局、疾病等因素,未能成行。此後40年,成為潘玉良生命旅程中最後、也是最長的巴黎時期。1977年6月,潘玉良病逝於巴黎,享年82歲。
現藏台北長流美術館的〈藍衣貴婦〉,似乎也是這位流落異鄉的藝術家生命最艱難時期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