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鴻曾向寫實主義大師達仰學油畫,也常去法國和德國一些大博物館臨摹歐洲歷代名畫,特別是在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校校長、導師佛拉孟的畫室中學習受益更大,佛拉孟對他更有影響。因受環境和歐洲文化影響,他有歐洲油畫的情調。色彩豐富中見統一,堅實中見雄渾,随著光線和空間變化,色彩也有所變化,基調卻不變。
他前期油畫基調統一,油畫色彩顯得渾樸而有內涵;後期油畫色彩基調統一略弱於前,色彩顯得「生」而單純。這與他回國後以畫中國水墨畫為主有關。徐悲鴻晚年重建幸福美滿家庭,心情爽朗,面上也顯現出明亮爽明的情調,以前那種灰暗的色調完全消失。
徐悲鴻留下了很多油畫傑作,他又是當時向國内學生傳授油畫技巧的重要畫家之一,因而,他在油畫史上以及油畫教育史上都有不可磨滅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