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

墨舞蒼穹:吳昌碩誕辰180週年紀念展

吳昌碩

在新舊時代的交會下,富有詩、書、畫、印「四絕」之稱的吳昌碩,觀其藝術成就,以千里之行,融金石之力,博學之造詣,邁出遒勁渾厚之姿,舞成墨筆蒼穹之極境,造就不可撼動之地位的近現代書畫雄才,直至今日,仍難有匹敵。

千古風範:吳昌碩生平

吳昌碩1844年出生於浙江省,初名為俊,又名俊卿、又號缶盧,亦有蒼碩、蒼石、石尊者、缶廬、苦鐵、大聾等諸多名號;擅長書法、繪畫、篆刻,為清末民初著名的藝壇大匠,因晚年居於上海,被後世歸於「海上畫派」之列。吳昌碩早年受其父薰陶,研讀經史、詩詞,勤學篆刻。1865年受學官促赴試,中秀才。1866年從施旭臣習詩,兼習各家書法、篆刻。1869年負笈杭州,從俞樾習文字、訓詁及辭章學。1870年冬,返里鬻文課鄰人子。1872年娶施氏為妻,婚後往遊杭、滬、吳等地,增廣見聞。1873年,從潘芝畦學畫梅,多方遊歷,結識諸多藝壇友人。1927年辭世,門弟子私諡為「貞逸先生」。吳昌碩在日本也享有甚高的藝術聲譽,與日本書法家日下部鳴鶴、篆刻家河井荃廬等名家結識,隨後諸多日本書畫家拜吳氏名下,開啟吳昌碩在日本藝壇的聲名,後輩如書法界領袖西川寧、青山杉雨,篆刻界領袖小林斗庵、梅舒適等亦大力推崇他,加上西泠印社對日本的影響,致使吳昌碩在日本藝壇的聲譽相當崇高。

文以載道:吳昌碩 書法

吳昌碩曾說:「古人言詩、書、畫同源,書法豈只是文學書寫,更是情感抒發,以及思想的寄諭」,所以他的書法藝術成就,非一般書法家所提倡的筆力猷勁,抒出心緒的立場可比。吳昌碩認為書法是學問,是經書的代言者,也是文本的行動者,不論是論語、中庸、大學等等經典都是以書法導引人間的現場。他認為書法之道在於認知深層的視覺性藝術,也是文化經驗累積層次的表現,所以賞析他的書法,正楷之精密如顏體壯麗,行書之行氣貫寄正門連牅;草書之秀麗,有如飛天收羽;而篆書之造境,則以天靈碑為骨幹,有「草篆」之活潑生動。綜觀其書法藝術,可說是執著於「文以載道」的方向,有一種諄諄善誘、朗朗歌唱的氛圍;更有天女散花、南華優遊的自在。

鐵筆生花:吳昌碩 繪畫

吳昌碩繪畫題材以花卉為主,並以傳統中的四君子為宗,或有荷蓮、松柏、紫藤等民間常見之景象,仍然在水墨畫文人性質可「入畫」的題材,除了應運士人之志外如此單純物象、更容易融入書法筆法之中;而畫外畫的背景或配景,則以竹石為多。他的畫,不論傳統題材,或是隨興攝取的描繪對象,大部分都以用筆有關,換言之,書畫同源的筆墨、由書法或篆印的著力點,便是造型原理的「點、線、面與色彩」,來自書法四體的綜合,由線條構成面,必然在畫面的空間上有疏密、對比、照應、統一與漸層等藝術美學的符號;其用側縫筆勢又來自筆筆相疊的相貌,甚至有鐵筆生花的剛柔並濟的方法,使畫面達到與創作形成對照的距離感,促發畫面的景象成為另一時空的意象。

金石筆墨:吳昌碩 篆刻

吳昌碩精湛的篆刻藝術,首開先河,自成一派,曾任西泠印社首任社長,自稱「五湖印丐」,與當時的趙之謙並列為金石名家。他不只是秦漢封泥的印痕開其端,更以石鼓文之篆刻為範本,筆筆入性、線線帶情,與通常治金石者不同,而且和書法同理,在字體結構上的空間安排,均有其「圖與地」的比例關係,有牽引迴望的姿容產生。吳昌碩是精神的印刻導師,融合在圖象中有其比例、對稱、平衡、綜合與漸層、統一之美,也是造型藝術之中列為中國繪畫美的提點項目,吳昌碩刻印或篆刻,以人體之生動為例,極具雄偉敦厚、飄逸萬千的氣勢。

吳昌碩專輯畫冊 聯合展出

長流美術館50週年紀念選(一套四冊)

總策畫:何政廣、黃承志。發行:藝術家出版社、長流美術館。執行:財團法人長流大中華文教藝術基金會。出版者:藝術家出版社。發行日期:2024年1月。定價:一套NT$4,800(特價七五折 NT$3,600)單本NT$1,200(特價九折NT$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