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
張大千 花果圖冊 | 專家講畫 蔡介騰
這一件1948年所畫的〈花果圖冊〉,共由12幅圓形的金色絹本所組成,小品的寫意繪畫,用筆簡易而輕快,折枝花的形式構圖,突顯花果主題。12幅作品都各有不同的景致。由右上列,盆景中的蘭草枯枝,有著居士般的高潔情懷;再者水仙花;而朱紅色的萱草花,在畫面中更顯得強眼;用白描勾勒的牡丹花,在艷麗中有著素雅的氣質。
第二列的題材屬於生活日常食用材料,從右邊大大小小的竹筍,還配了幾枚的香菇,像是料理配菜的安排;再者山芋,款題說「山雪深,煨芋之味何處尋。」懂得美食的張大千,自然也懂得山間的美味,另一幅則寫山林野果,蔥、蒜、野菜都入列;還有象徵多子多孫的石榴。第三列除了茄子以外,還有雞冠花、鳶尾花或是菖蒲等草花系列。
絹的材質,使得畫面有一種透澈感,色澤十分的淡雅。12個圓形幅面各自展現,組合在一起也豐富欣賞的樂趣。
摹本與自運~論敦煌壁畫對張大千繪畫風格的陶染︱大藝術家 評介撰文:劉芳如
張大千誕生於四川內江,逝世於臺北的國畫大師張大千(1899-1983),畢生足跡遍歷海內外,其間不斷地師古開今,作品質量精彩且風格多元,絕對稱得上是現代藝壇中的「百變巨匠」。五十歲以前,張大千展現最大氣魄的壯舉,莫過於民國卅至卅二年(1941-1943)的「敦煌之行」了。歷時兩年七個月的潛心臨摹,他率領門生和青海喇嘛畫師共同完成了將近三百件敦煌壁畫摹本,自此,他的畫風擺脫早年學習文人畫時期的溫婉格調,轉趨於瑰麗雄奇、氣象恢弘,同時亦兼融有裝飾藝術的美感。
目前張大千敦煌摹本的典藏重鎮,莫過於臺北的國立故宮博物院和成都的四川博物院。另外,長流美術館也收藏了十二件摹本,於私人美術館中相當難得。本影片遴選其中數件,略為之介,並探析摹本與其自運作品之間的交集,援以理解敦煌藝術對張大千畫風中年轉型的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