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另刊載於《中華文物學會2012年刊》
收藏文物除了鑑定真偽、欣賞優劣好壞、研究材質、年代型制、刻工作法、個人風格、筆墨特色等等之外,作品本身的來歷過程,更是彌足珍貴的依據。在歐美日等先進國家就做得非常徹底,每一幅名畫或藝術品,從製作者到每一任收藏家、經手畫廊和經紀人,甚至每一次展覽的美術館及出版品都有完整的記錄。目前國內當代藝術品已有畫廊開立之原作證書,而老一點的作品則大多數不完整,即使有早期的著錄如石渠寶笈、秘殿珠林、歷代名畫錄等等,亦因皆僅以文字敘述,無影像可資比對,故還須鑑定是否係著錄上之作品,即使是著錄上之作品亦經常鬧雙包或三包者,因此一件名作的流傳有序及相關紀錄之完整更形重要,故本文不擬討論齊白石畢生大作山水十二屏的內容,僅將其流傳收藏始末做一報告,還請大家多多指教。
一、關於齊白石山水十二條屏
齊白石是國際公認中國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畫家之一,與張大千、傅抱石、徐悲鴻並駕齊驅。在各大拍賣會上也屢創天價,上億人民幣的畫作屢見不鮮,據法國藝術品市場分析機構 Artprice統計報導二○一一年齊白石拍賣作品總值達5.10億美元,首度超過畢卡索3.14億美元的紀錄,也算是華人之光。
齊白石一生的作品極多,題材大多為花鳥草蟲、螃蟹、魚蝦、小雞等。而山水人物較少,大作以四條屏較為常見,六條,八條已是鳳毛麟角,十二條屏者更是絕無僅有。本件齊白石山水十二屏每屏六尺對開之巨作,又曾藏于黃琪翔、郭秀儀手中,更增其珍貴性。
齊良遲曾說:「白石老人的人物山水畫不到十分之一」。白石老人的山水畫重寫生,以大寫意創作,四十五歲以後曾經「五出五歸」,遠遊大江南北,一九○二到一九○九的八年間,到過黃河、長江、洞庭、華山、嵩山、廬山、陽朔、桂林、珠江等地,先後跨越河北,江蘇、陝西、江西、廣西、廣東等省,遊歷中從收藏家中直接觀摩石濤、八大、金冬心、羅聘、黃慎、徐渭、陳淳、梅清等大家,吸取傳統書畫的精髓,在石濤「搜盡奇峰打草稿」的影響下,筆墨構圖自然帶有濃厚鄉土氣息。
白石自述中也感慨道:「到此境界,才明白前人畫譜選意佈局和山的皴法,都不是沒有根據的。」白石老人追求「妙在似與不似之間以及「形神俱到」的那種意境,並說:「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因此把遠遊期間的山水寫生稿整理後,擷出五十餘幅編成「借山圖冊」,根據學者考證白石老人一生的山水創作都未曾離開這五十餘幅作品的基礎和原形去演化脱胎而成,而「山水十二屏」則為齊白石畢生山水的精華,更可貴的是保存得完整如新。
二、茲將收藏本件作品的過程說明如下
一九八九年底王台慶兄來找我說有一套齊白石山水十二條屏要賣,記得當時他拿了幾張齊白石山水畫照片,我看了覺得很好,一聽價錢要一百萬美金,合台幣將近三千萬元,好一個天文數字,當時雖然張大千的潑彩精品已有台幣千萬元的行情,而齊白石的畫價仍然不高,一般作品的行情在六、七十萬臺幣左右。當時的天價是一九八八年一月香港佳士得拍出的齊白石花卉四屏,每一屏長八尺寬二尺,是齊白石少有的巨作,因此創下一百九十八萬港幣的個人天價紀錄,截至一九九○年中國近現代畫拍賣天價之首為趙之謙花卉四屏所創的港幣三百五十二萬,其次是傅抱石九張機冊頁的港幣三百四十一萬,第三是張大千大幅青綠潑彩山水港幣二百九十七萬,而齊白石花卉八尺屏名列第四,本件作品之價格高達一百萬美金是十大天價總合二千二百一十萬港幣的三分一。可以說是空前的天價。
中國近代畫十大天價
①趙之謙 花卉四屏 1990.5.15香港佳士得 HK 352萬
②傅抱石 九張機冊 1989.1香港佳士得 HK 341萬
③張大千 潑彩山水 1989.12香港蘇富比 HK 297萬
④齊白石 花卉四屏 1988.1 香港佳士得 HK 198萬
⑤張大千 桃源圖 1987.5 香港蘇富比 HK 187萬
⑥吳冠中 高昌遺址 1989.5 香港蘇富比 HK 187萬
⑦傅抱石 唐人詩意冊 1984.2香港蘇富比 HK 176萬
⑧任伯年 花卉四屏 1989.1香港佳士得 HK 165萬
⑨石 魯 山水 1989.5香港蘇富比 HK 165萬
⑩齊白石 山水人物冊 1990.3香港佳士得 HK 143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