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播客

淺析近現代中國書畫市場的轉變~以”長流美術館”市場營運為例

書畫拍賣市場,長流美術館

遍地黃金:1978年改革開放,中國藝術市場起飛

Q提問:

根據您一些先前的報導,中國的藝術市場,啟動開始好像是三十年前,當時您也躬逢其盛,能不能跟我們分享一下,那段期間是為什麼突然起飛?又飛到什麼程度?

A回覆:

因為我們做中國水墨書畫,並不是跟大陸來往才做,之前就有。之前在日本買、在臺灣買…等各地也都買,有人也會慕名來找畫。我開畫廊的時候,溥心畬已經不在了,他民國五十二年過世,六十二年我們才開畫廊,那年我二十七歲。

雖然沒有見過溥心畬,但是黃君璧當時還在,他也會跑來尋寶,有什麼作品可買。包括收藏家張添根、林百里、蔡辰男、蔡辰洲、蔡辰洋…都會來找,因為這樣的關係,客人要的作品,那我們也會去找,比如說畫家家裡。那時候,吳詠香、陳雋甫就住臨沂街,我們當時在金山南路,我們就會去找他。兩夫妻都是溥心畬的學生,收藏溥老的作品很多。吳詠香比較早過世,她也有收藏齊白石,跟陳雋甫(她的先生)兩個都是師大藝術系教授,也承讓許多溥心畬、齊白石等作品給我。

所以在三十幾年前,大陸市場啟動的時候,他們其實都知道長流。因為我們定期會在各種雜誌上發佈訊息,當時有雄獅美術、藝術家等雜誌,我們也辦兩岸畫家展,或是名家特展,「三石二鴻展」。三石就是齊白石、吳昌石(碩)、傅抱石;二鴻就是徐悲鴻、黃賓虹,他們是大陸一級大師嘛!也是一直都有展覽活動。

改革開放後,他們也會來通知我,從大陸來的信件,數以千封。他們就是非常的積極進取,會寄信來問:我有收什麼畫?要不要買?我們會過濾作品,合適的就買下來。

大陸1978年鄧小平改革開放,1988年臺灣政府蔣經國開放大陸探親、旅遊。1988年我就跑去大陸了!第一次去大陸是因為黃秋園,他的畫展在香港舉行,我特地去參觀,他兒子黃良楷邀請我去他家玩,他家在南昌、江西省會。

我就從香港乘廣九鐵路,從九龍坐到廣州,第二天,從廣州再搭國內的火車 (那時候還沒有高鐵) 到南昌大概五六百公里,坐了二十三個鐘頭。早上七點的火車從廣州出發,第二天早上六點到南昌,那也是一種精彩!我六點到,黃秋園的兒子,他騎摩托車來火車站接我,載我到他家。那時候,還是第一次去大陸啊。

後來我們有專門在幫我找畫的人,固定大概每個月要去一次,每次可能十天、八天,南京、北京、上海、天津到處跑。當時,可以說是遍地黃金,所以你說三十幾年前沒錯,從改革開放就可以進去,那時候的藝術市場就開始好轉,大陸的中國的藝術品,從78年開放以後一直在往上升,在88年臺灣開放大陸探親以後,正式起飛!

當時,我每一次準備五十萬美金,美金支票一千元一張的,一本一百張十萬。每次五十萬美金,很多好東西都可以買到手。在那個時代,他們的國民所得只有一百多塊美金,我們大概一千塊,是他們的十倍。所以,他們認為賣了很好價錢,本來只賣一百塊人民幣的,開價一千塊美金,已經漲了八十倍(美金對人民幣是八倍)賣給你,而我們還覺得便宜。所以說,有一日三價的情形也是這樣。

接下來就是大陸的術市場,起先開放五六個文物商店,90年後才開始有拍賣公司。最早的拍賣公司是廣州拍賣公司,因為廣州是對外經商最早的地方,北京、上海那時候都還不開放。第二家是92年上海朵雲軒拍賣,到2005年嘉德、瀚海,後來保利…等雨後春筍大量湧現。

當時拍賣公司拍賣落槌一張畫多少錢?很快全國都知道,每一個人都在說:張大千一張畫拍出多少錢!傅抱石賣幾千萬!立刻傳遍全世界!好大喜功,而且輸人不輸陣。又正好碰到大家有錢,有錢就不怕事,喜歡、就買。所以,藝術市場這幾十年來就是一直破天價、創新高。

剛剛講的一日三價,香港蘇富比正在拍賣中,有人現場打電話回去:通知潘天壽已經喊到一千萬,我們家那個潘天壽先不要賣,現在已經有一千萬了。也有的先把畫廊門關起來,要調整價錢,調整完再開放。這現象到什麼時候呢?三年前,疫情這三年就是一個低潮,而且是重新洗牌!最近已經又重新啟動!